《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出版伦理道德规范
本刊坚持“严谨、求实、创新”的原则,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注重学术道德,弘扬创新精神,维护学术诚信,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恪守出版职业道德。为了加强《临床输血与检验》道德规范建设,严肃学术纪律,维护学术期刊品牌声誉,规范论文投稿、审稿、编辑过程,杜绝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本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的有关条款(http://www.publicationethics.org/)、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174-2019)中关于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的要求以及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本刊实际,特制定《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作者、审稿者及编辑的道德规范。
编辑的伦理道德规范
严格执行国家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遵守国际通行的学术出版道德及规范;积极促进期刊的发展,确保编辑的稿件高质量按时出版;遵守期刊编委会制定的各项制度;及时公正地处理稿件,尊重作者研究成果,尊重审稿专家意见;
1. 编辑应根据学术、伦理标准和期刊要求对稿件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读性和实用性进行客观初步评判;及时向作者反馈审稿专家和编委会的审稿及修改意见;不得提出基于非学术标准、超出期刊范围和宗旨的编辑意见;
2. 保持审稿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对审稿、修改各环节的资料均有保密的义务;对匿名评审中作者及审稿专家的信息予以保密;对编辑内容进行保密,确保作者的稿件内容不会在编辑出版之前泄露;
3. 不得违反利益冲突规定,不得隐瞒与投稿作者的利益关系或者故意选择与作者有利益关系的审稿专家;
4. 未经作者许可,不得擅自使用未发表的稿件内容或者经许可使用未发表稿件内容却不加引注或说明;
5. 不得干扰审稿专家的正常评审,或者无理由否定、歪曲审稿专家的意见;
6. 不得利用编辑权利进行有损于学术道德的利益交换;
7. 对学术不端行为有调查、沟通的权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有敦促作者及审稿专家遵守学术出版道德伦理规范的义务;
8. 不得出现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关规定的其它学术不端行为。
审稿专家的伦理道德规范
审稿专家需要严格按照本期刊的审稿规范处理稿件,根据稿件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规范性以及有无学术不端、是否存在伦理道德问题等方面对文章提出专业化的评审建议,帮助作者提高稿件的质量。
1. 本刊实行单盲审稿,审稿专家应遵守保密规定,将编辑部发放的任何稿件及相关内容视为保密文件,不可以向他人展示、分享、讨论该稿件;
2. 审稿专家须完全按照论文的科学价值、原创性及撰写质量等学术因素以及稿件与期刊范围和宗旨的相关性进行稿件评审,不得依据非学术因素提出审稿意见,不得对稿件中的实际缺陷或者发现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故意视而不见;
3. 审稿专家应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审稿意见,不得无正当理由拖延评审时间,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完成稿件的审理工作时,需立即联系编辑部,由其他审稿专家继续审理;未经期刊允许,不得直接与作者联系;
4. 不得违反利益冲突规定,隐瞒与作者的利益关系,或者故意推荐与特定稿件存在利益关系的其他审稿专家;当审稿专家因竞争、协作等其他因素与作者出现了利益冲突或关系时,应主动联系编辑部回避该稿件的审稿工作;
5. 不得擅自使用自己评审过的、未发表的稿件内容,或者使用得到许可的未发表稿件中内容却不加引注及说明;
6. 不得以评审专家身份牟取个人不正当利益;
7. 不得擅自委托他人代为审稿;
8. 不得出现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关规定的其它学术不端行为。
作者的伦理道德规范
作者务必保证稿件内容皆为原创,要求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可读性和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完整可靠、可重复,论点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顺,撰写规范。不得通过观点剽窃、数据剽窃、图片音视频剽窃、研究方法剽窃、文字表述剽窃、他人未发表成果剽窃等形式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得伪造、篡改图片或数据,不得编造不符合实际或无法重复验证的实验方法、结论等。
1. 作者投稿时需附作者单位介绍信并填写版权协议,证明稿件真实性、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无侵权及无一稿多投等情况。来稿如系基金资助项目,需在文中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并附上基金项目批准文件的扫描件PDF版;
2. 研究中涉及生物医学伦理的,需要同时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的批准文件电子版,并在文中注明批准文号;不得超出伦理审批许可范围或者违背伦理研究规范;
3. 稿件的作者应该是⑴为本研究工作的概念、思路、选题、实验设计及数据获取、分析或解释做出重要贡献者;⑵撰写论文或者对其关键内容进行修改者;⑶对最终全文进行全面审核及把关,并做最终定稿者;⑷同意对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负责,保证对论文各部分的准确性或科研诚信问题进行调查和解决者。作者顺序原则上应在投稿前予以确定;
4. 文章引用的参考文献以作者亲自阅读的近年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的与本文相关的文献择要列举,参考文献格式按 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撰写,依照其在文内引用的先后排序排于文后;
5. 来稿文责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对稿件有规定范围内的删改权。作者如要将稿件改投他刊,需提前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申请撤稿许可。不得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
6. 稿件经我刊接受录用后,根据作者与我刊编辑部签署的论文著作版权转让协议书,全体作者同意自该论文正式发表之日起,将本文著作权中的发行权、汇编权、复制权、翻译权、网络出版权及在全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权自动转让给我刊编辑部,并许可各文献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并使用,并允许以未来出现的各种新传播介质及其他语言文字出版和使用。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支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7. 如果作者在已发表的文章中发现了明显的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内容,作者有义务立即告知本刊编辑部,并协助编辑部做相应处理。若本刊编辑部从第三方获知已发表文章的重大缺陷,作者也有义务配合编辑部做相应处理;
8. 不得委托第三方机构或者与论文研究内容无关的他人代写、代投、代修稿件;
9. 不得出现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关规定的其它学术不端行为。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关于在论文写作和评审过程中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关规定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是指具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数据、代码、模式等内容生成能力的模型及相关技术。在医学等专业领域,GenAI的应用需遵循透明度、可控性和伦理规范,以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福祉。因此为维护科研诚信,防范学术不端,确保科研过程和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及透明性,我刊参照《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制定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在论文写作和评审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刊和输血医学实际情况,对在我刊发表的输血医学科技论文写作和评审过程中使用GenAI的有关事宜规定如下。
一、作者在论文写作中附条件使用GenAI的情况
本规定对GenAI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予以审慎推荐,应严格在约定边界内使用。
1.GenAI可用于研究过程所需要的文献检索、选题思路、关键词推荐等启发式探索用途,但作者应对GenAI提供的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其所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由GenAI生成的参考文献。
2.GenAI可用于研究过程的统计分析,所分析的数据必须是作者在科研活动中产生或收集的真实数据,作者对所选择的建模和检验方法负责,并且作者应对GenAI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其他途径的测试验证,确保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GenAI可用于论文的语言润色,不同语种的翻译,提升论文的可读性,作者可参考但不能直接照搬GenAI提供的写作风格,应保证论文具有个人或共同署名作者的写作特点。
4.GenAI可用于推荐合适的统计图表类型,辅助制图,但不能用于创建、改变或操纵原始研究数据、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图、病理图、电泳图、影像图、照片图、基因分析图谱、实验结果描记图、森林图、手术音视频等资料。
5.GenAI可用于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化检查、参考文献与正文对应的自动化排序、自动引用生成等方面。但对其他作者已标注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不应作为原始文献引用,确需引用的应加以说明。
二、作者在论文写作中禁止使用GenAI的情况
1.由于GenAI不具备作者的基本属性,且不能承担署名作者的相应责任,因此GenAI及其产品、团队不能作为论文的作者进行署名。
2.GenAI不能用于整篇论文或论文重要部分的撰写(如研究方法、结果和对结果的解释分析等)。所有属于科学贡献或智力劳动范畴的内容均应由作者完成。如论文主要内容使用GenAI完成,编辑部将按照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处理。
三、作者责任与GenAI信息披露
作者应对论文的所有内容负有全部责任,包括GenAI辅助完成的部分。作者在研究和论文撰写中如使用了GenAI,应在正文后、参考文献前或在正文的方法学部分,公开、透明、详细地说明GenAI的使用情况(包括GenAI工具名称和版本、使用时间、使用过程,必要时对涉及事实和观点的辅助生成内容予以标注),对GenAI的审查情况(如:作者对GenAI生成的内容进行了审查和编辑,并对本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全部责任)。建议作者将GenAI辅助完成的部分(文本、图表、程序等)作为补充材料提交、存档,以便审稿人和编辑对论文的原创性进行评判。
四、在论文评审过程中使用GenAI的要求
论文评审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只能由人来承担和完成。为避免可能产生的侵犯版权、隐私,违反安全和保密义务的风险,在论文评审过程中禁止将文稿及补充材料上传到公开可用的GenAI平台,将其作为工具用于提出审稿意见和论文修改等。当审稿人质疑作者违反本规定的要求使用GenAI时,应向编辑部报告,并在评审意见中说明理由。编辑也不应使用GenAI进行论文的初步评审和文稿的规范化处理。
五、关于论文写作和评审中违反GenAI使用规定的查处
为防范滥用GenAI情况的发生,我刊将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实施事前防控。编辑部经研判认为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存在违反GenAI使用规定的情形,将直接退稿或撤稿;情节严重者,将列入作者学术失信名单,三年内禁止作者向我刊投稿;如作者是期刊外审专家,同时禁止其参与审稿工作。审稿专家在论文评审中如违反上述规定,造成信息泄露或者侵权等后果的,将禁止其参与审稿工作,必要时承担相应责任。
随着GenAI的发展,关于在论文写作和审查中使用GenAI的有关规定我刊也将持续更新。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临床输血与检验》编辑部
2025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