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主编: 许戈良

刊期:双月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1-2587

CN 34-1239/R

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血型分子分型技术的进展和应用
赵桐茂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 19 (5): 530-53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5.039
摘要455)      PDF (939KB)(1108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血小板的免疫学特性研究进展 *
邵意涵, 朱培元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2, 24 (3): 382-39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2.03.022
摘要518)   HTML12)    PDF (1424KB)(8259)   
血小板在人体内不仅参与止血,也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在维持血管完整性、炎症、调节免疫过程和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血小板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途径、血小板与白细胞的相互作用、血小板在抗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以及血小板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从输血医学领域的角度看,不仅要关注输注血小板对于止血的必要性,也应重视血小板免疫调节作用对疾病结局的潜在影响,因此全面了解血小板的免疫学特性对于临床血小板精准输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核酸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余霖, 陈庆恺, 何子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 19 (5): 528-53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5.038
摘要702)      PDF (779KB)(810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褚宗棠, 王瑛, 赵莲, 周虹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9, 21 (2): 124-12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9.02.004
摘要967)      PDF (941KB)(7386)   
人体内氧的运输主要依赖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和解离,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能力即血红蛋白氧亲和力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特征之一。氧亲和力通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P 50)表征。所以,P 50反映出人体的氧摄入和组织细胞的氧获取的能力,其改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体内H +浓度、二氧化碳分压(PCO 2)、温度、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等变构效应剂及多种药物。P 50的检测和调节在输血和潜在的疾病诊断及治疗等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和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高明, 魏晴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2, 24 (5): 658-66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2.05.021
摘要832)   HTML14)    PDF (1260KB)(7308)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PCC)是一种由来源于人血浆,主要含有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FⅡ、FⅦ、FⅨ和FⅩ)的冻干蛋白粉。因其可快速逆转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PCC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存在差异,不合理应用可加大血栓形成的风险。为更好地应用PCC,本文综述了其临床应用新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Rh血型抗原CcEe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江晓明, 杜平, 陈烨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20 (6): 648-65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6.030
摘要6311)      PDF (1071KB)(6431)   
目的 研究Rh血型抗原CcEe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情况,以及Rh血型抗原、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为临床RhCcEe同型输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08~2016年本院4 756例住院患者进行RhD、C、c、E、e抗原检测,对2013~2016年11 644例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 结果 4 756例住院患者样本中Rh血型D、C、c、E、e抗原阳性率为D(96.97%)、C(85.37%)、c(59.16%)、E(47.09%)、e(91.89%),且 CcEe抗原阳性率在RhD阳性和阴性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 644例住院患者样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中,Rh血型抗体占48.84%,证实了临床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主要集中在Rh血型系统。 结论 对供、受双方除进行常规的ABO、RhD血型检测外,还应进行CcEe抗原表型的检测,并做到这些抗原的同型输注,从而降低因输血产生免疫性抗体的概率,避免再次输血困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A)血型的血清学特点及基因分析-附1例报告
何子毅, 胡应明, 崔四平, 许先国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2, 24 (5): 651-65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2.05.019
摘要642)   HTML9)    PDF (1585KB)(6021)   
目的 分析B(A)血型的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特征。 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ABO血型表型,基因测序法鉴定ABO血型基因型。 结果 血型血清学鉴定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正定型A抗原弱凝集,B抗原强凝集,H抗原凝集强度与正常Oc相同,反定型检出弱抗-A1,考虑A 2B或A B型;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正反直接基因测序,第6外显子有ABO*O.01.02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独特的单碱基c.700C>G变异,可导致p.Pro234Ala改变,证实该患者基因型为ABO*BA.02,血清学表型为B(A)型。 结论 血型血清学鉴定为A 2B型或A B时应进一步采用分子生物学分型确定是否为B(A)型,本例经基因测序分型鉴定为罕见的B(A)/O 02,基因型为ABO*BA.02/O.01.0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下具有反应活性的罕见抗-Le a+抗-Le b抗体1例及文献回顾
谭金哲, 鄢玲利, 李贵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2, 24 (3): 379-38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2.03.021
摘要434)   HTML16)    PDF (1697KB)(560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敲低S100A1通过降低WNT/β-catenin信号活性抑制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
郑艳, 张茜, 孙菲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23 (2): 146-15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2.003
摘要584)      PDF (2715KB)(5391)   
目的 探究钙结合蛋白S100A1对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人甲状腺癌数据集GSE50901和GSE138198,使用R软件筛选甲状腺癌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联合TCGA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采用CCK-8实验检测S100A1敲低或过表达对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100A1敲低或者过表达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果 对数据集GSE50901和GSE138198进行联合分析发现,有97个基因在两个数据集中均发生上调,46个基因均发生下调。S100A1基因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敲低S100A1能抑制SW579细胞的增殖,过表达S100A1则能促进SW579细胞的增殖。GSEA分析发现,敲低SW579细胞的S100A1后,WNT信号显著富集,且表现为信号通路活性降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敲低S100A1的SW579细胞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过表达S100A1的SW579细胞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S100A1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敲低S100A1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从而抑制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比较
高晓云, 白薇, 王新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 19 (4): 336-34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4.007
摘要1030)      PDF (714KB)(5098)   
目的 比较三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对临床输血患者凝血功能评估的差异,探讨临床输血患者凝血功能评估的最佳方案。 方法 对60例临床申请进行血小板和/或血浆输注治疗的患者同时进行传统凝血项、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Sonoclot分析检测,分析三种方法检测凝血功能结果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差异性。 结果 三种方法中反映凝血因子活性的参数R、ACT、PT、APTT、INR呈明显相关;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的参数ANGLE、CR、FIB明显相关;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参数MA、TP、PLT显著相关。参数R与ACT、ANGLE与CR评估果存在一致性,而其他参数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参数TP、INR与患者临床出血现象显著相关。 结论 传统凝血项检测、TEG、Sonoclot检测对应参数呈显著相关,均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凝血功能状况,但是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不能相互替代。临床输血患者凝血功能评估应综合多项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三家国产试剂盒HPV分型检测结果一致性比较分析
余红, 陆其兵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9, 21 (3): 320-32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9.03.026
摘要1646)      PDF (922KB)(5091)   
目的 比较分析三家国产试剂盒HPV分型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 收集近2个月来由之江检测的阳性标本82份,阴性标本10份,分别用3家国产试剂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2次,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三家试剂结果重复性分别是之江95.6%,凯普96.7%,安普利95.6%。三家试剂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率为51.1%(47/92),部分一致率为24.9%(22/92),不一致率为25.0%(23/92)。单一型感染的一致率86.4%(32/37),多重感染完全一致率为22.2%(10/45),部分一致率为48.9%(22/45)。 结论 三家国产试剂检测结果一致性不理想。建议患者进行前后治疗的效果对比,最好选在同一家医院进行检测,这样才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红细胞冷冻保存的历史、机理与研究进展
沈凌霄, 赵刚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23 (3): 273-29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3.001
摘要1043)   HTML35)    PDF (1275KB)(4901)   
现代输血医学中红细胞冷冻保存是低温生物学中典型的临床应用之一,本文详细回顾了红细胞低温冷冻保存的发展历史以及临床应用方法的演变,并从低温生物学角度阐明红细胞在低温冷冻过程中遭受低温损伤的机理以及影响红细胞冷冻效果的常见因素,汇总了目前国际上使用新型低温保护剂的案例、胞内递送海藻糖技术的发展、冰重结晶抑制剂的应用等,为从事输血医学的医务人员和关注红细胞冷冻保存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
马婉茹, 聂志扬, 胡俊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23 (6): 806-81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6.030
摘要1151)   HTML36)    PDF (1246KB)(4787)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血小板浓度高于基础水平3~6倍时,利用全血各成分沉降系数的不同从而离心得到的血小板血浆,其含有多种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已经成为再生医学治疗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就PRP制备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为PRP治疗规范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小板抗体检测专家共识
魏亚明, 桂嵘, 王秋实, 刘志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22 (1): 1-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1.001
摘要1689)      PDF (537KB)(477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6A修饰对于肿瘤在传统化疗和新型靶向治疗耐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郑思晴, 王昊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25 (5): 706-72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5.022
摘要1330)   HTML8)    PDF (1814KB)(4741)   
近年来,癌症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然而,肿瘤耐药一直是影响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问题,其复杂的机制仍然难以捉摸。N6-甲基腺苷(m6A)修饰作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克服耐药的潜在靶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最常见的RNA修饰方式,m6A参与了RNA剪接、核输出、翻译、稳定性等RNA代谢的各个环节。m6A甲基转移酶(writer),去甲基化酶(eraser)和RNA结合蛋白(reader)这三类调控分子共同协调m6A修饰的动态和可逆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m6A修饰在肿瘤化疗和靶向治疗耐药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并探讨m6A修饰在克服肿瘤化疗耐药和优化癌症治疗方面的临床潜力,同时展望了m6A修饰的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肺癌自身抗体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临床价值
蔡学琴, 王保龙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22 (1): 82-8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1.019
摘要2638)      PDF (923KB)(4643)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在肺恶性结节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1例无症状肺结节患者,其中58例肺恶性肺结节、13例肺良性结节,选取同期健康人10例,采用 ELISA试剂盒检测所有标本p53、PGP9.5、SOX2、GAGE7、GBU4-5、MAGEA1、CAGE的表达水平,ROC曲线用于分析自身抗体对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与肺良性结节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肺部恶性结节自身抗体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七种肺癌自身抗体对鉴别肺良恶性肺结节有重要意义(AUC均大于0.5,P<0.05),且七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AUC=0.822);LDCT检查对肺恶性结节的阳性检出率为81.7%,联合肺癌自身抗体检测可使肺恶性结节阳性检出率增加至94.0%(P<0.05)。 结论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RP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王瑞含, 范金波, 周国均, 王飞, 刘久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22 (6): 659-66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6.024
摘要1482)      PDF (1358KB)(4597)   
膝骨关节炎作为一种膝关节常见疾病,近年来患病率逐年增高。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含有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液制品,这种血液制品被激活后可释放包含多种生长因子在内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而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等功能。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证明富血小板血浆可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促进膝关节软骨再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特别适用于早期骨关节炎患者。尽管目前仍存在其制备方法需标准化、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等问题,尚需大样本试验及标准化方法进行论证。但结合各方面研究文献来看,富血小板血浆仍存在一定的应用前景,在治疗骨关节疾病、肌腱损伤、难愈创面等其他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h17/Treg细胞与MDS
刘竞, 陈乃耀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9, 21 (4): 444-44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9.04.031
摘要664)      PDF (926KB)(454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恶性肿瘤,以造血缺陷相关的血细胞减少、髓样发育不良和髓内凋亡为特征,伴进展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风险增加。尽管发现了许多与MDS临床表型有关的点突变,但并不能完全解释MDS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研究表明,不同免疫途径在MDS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并观察到多种自体免疫疾病和表现与MDS有关。现已证实,Th17细胞可引起自身免疫,而Tregs细胞抑制自身免疫;Th17细胞和Treg细胞共享一个由TGF介导的信号通路,因此,由炎性信号介导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交互生成对自体免疫疾病发病至关重要。且研究发现,Th17细胞与Treg细胞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可根据Th17细胞与Treg细胞数量、比例来评估病情。本文就Th17/Treg细胞生物学特点及其与MDS的关系及影响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陈学军, 王梦雅, 唐雀美, 沈月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23 (6): 696-69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6.004
摘要688)   HTML22)    PDF (1225KB)(433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症,换血是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但换血治疗会导致患儿内环境发生极大变化,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准确掌握换血指征,评估风险,谨慎选择换血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也应当密切监测。本文主要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危害、换血治疗的途径与方法、换血所用血液的选择、换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和结局等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务人员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时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成分制备产生溶血血浆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
王玉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18 (2): 117-11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2.008
摘要613)      PDF (771KB)(4330)   
目的针对血液制备过程中导致血液溶血、出现血浆发红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血液制品质量。方法调查分析2013年7月~2014年6月安阳市血站制备成分血液情况,并对血浆发红外观不合格进行统计分析,采取改进措施。结果2013年7月~2014年6月本站发生“红浆”外观不合格报废率由1.21%下降至0.18 % ,报废原因中最多的是原材料因素,其次是血液保存期延长造成红浆。结论更换血袋原材料 ;避免血液存储延长20 d后分离,从而减少血液报废,提高血浆成分制备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