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主编: 许戈良

刊期:双月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1-2587

CN 34-1239/R

行业动态

    国际输血医学最新动态2025年第5期
  • 国际输血医学最新动态2025年第5

    衰老血小板致病的分子机制与信号调节通路研究 

                             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管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稿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组织编译

     

    衰老可导致机体功能下降,衰老相关的变化会增加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血小板是血液中最丰富的有核细胞,在止血、血栓形成和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 而血小板的寿命相对较短,衰老血小板可能发生功能改变或产生致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衰老血小板的特征、功能改变、致病机制以及延缓血小板自然或储存寿命等调节通路尚不明确。

    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其生命周期中并非功能恒定,而是经历功能性变化,但尚未有系统性研究探讨血小板随时间推移是否会发生功能转变,尚不清楚随着血小板老化,它们是否在执行不同生理功能之间发生偏移。虽然已有研究暗示血小板存在亚群异质性,并可能在凝血、免疫或肿瘤微环境中发挥不同作用,但缺乏明确证据表明这种功能差异是否与血小板的年龄状态有关;此外,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分子机制或信号通路参与了衰老相关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及其血栓形成的过程等。因此,本期将介绍衰老血小板功能由止血转向炎症调节、衰老相关的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改变促进血小板高反应性与血栓形成、以及造血干细胞中随年龄进展的血小板分化路径促进血栓形成,通过对血小板从生成到清除的全过程进行追踪,结合体内外功能实验、蛋白质组学分析及临床血小板浓缩液的验证,系统阐明血小板在衰老过程中由止血型向炎症型功能的动态转变;比较年轻血小板和老年血小板在功能上差异,借助小鼠模型揭示衰老血小板致病的分子机制与信号调节通路,为理解衰老背景下血小板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临床输血实践中血小板制品的选择与保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详细见附件---国际输血医学最新动态2025年第5期

发布日期: 2025-05-22  浏览: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