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海燕,王洁,尚静,等. 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现况分析[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21,42(11):1330-1333. [2] 孙克. 快速血源性传染病筛查在门急诊有创操作前的临床应用[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5):72-73. [3] 张锋,李晓丹,张陈伟,等. 献血人群HIV血清学筛查联合核酸检测的应用评价[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 32(11):1380-1382. [4] 金建怀,许友山,蒋瑞馨,等. 血筛实验室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灰区设置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21, 34(1):74-77. [5] 周军杰. 核酸检测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呈灰区及弱反应性标本复检的必要性探讨[J]. 中国医学工程,2017,25(7): 73-75. [6] 桂嵘,王勇军,周细国. 医疗机构中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核酸检测策略专家共识[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6):561-564. [7] 程金凤,焦巍,周红霞,等. 术前/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检测多中心研究[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6):568-573. [8] 董航,黄雪原,贺理,等. 多中心HBV、HCV、HIV血清学检测弱反应性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6):579-582. [9] 胡俊华,秦莉,刘娟,等. 术前/输血前筛查血源性传播疾病风险检测方法比较的多中心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46(1):32-37. [10] 杜丽枝,林勇平,向波,等. 化学发光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灰区标本的假阳性[J]. 热带医学杂志,2017,17(7): 855-858. [11] 陆银华,朱宇清,赵晓君,等. 不同检测系统抗HCV抗体灰区样本检测一致性分析[J]. 检验医学,2021,36(7):700-704. [12]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 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2021年版)[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1,20(6): 487-493. [13] 李玉,熊丽红,蔡县成. HBs Ag、抗-HCV、抗-HIV检测灰区设置范围及其必要性探讨[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5):895-897. [14] 何鑫,李燕平. 疾病类型和临床指标对CMIA抗HCV抗体检测的影响[J]. 检验医学,2023,38(3):287-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