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1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8-20
Select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分析
秦艳兰,谭少华,莫海英,叶柱江,何子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08-31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02
摘要
(
1893 )
PDF (902KB)
(
1951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本中心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红细胞输注评估指标、合理输注红细胞剂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方法 收集100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检测结果, 分析其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储存期末溶血率。结果 50袋1.5 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容量为(198±22)ml/袋,与理论值相比合格率为78%;血红蛋白含量(35.04±6.24)g,合格率92% ;红细胞压积0.52±0.06,合格率9 2%;白细胞残留量(2.15±0.80)×106 个/袋,合格率9 6%;储存期末溶血率(0.1 3±0.12)%,合格率1 0 0%。5 0袋2 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容量(2 7 2±2 6)ml/袋,与理论值相比合格率为7 5%;血红蛋白含量(5 1 .2 3±6 .3 8) g,合格率9 6%;红细胞压积0.55±0.04,合格率1 0 0%;白细胞残留量(3.00±1.23)×106 个/袋,合格率9 4%;储存期末溶血率(0.27±0.15)%,合格率100%。结论 本中心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品无论是1 .5 U还是2 U,其质量指标均符合2012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能满足临床输血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洗涤红细胞中K+ 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蓓,李继明,范丽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12-31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03
摘要
(
600 )
PDF (761KB)
(
1013
)
可视化
 
目的 研究用MAP保养液保存的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其保存期内K+ 浓度及其他相关性指标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去白和不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MAP洗涤红细胞,检测其在不同保存期的K+ 和Na+ 浓度、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渗透脆性、白细胞去除率、红细胞回收率等指标。结果 去白悬浮红细胞较未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的洗涤红细胞K+ 浓度升高速度慢,洗涤红细胞在保存期内,Na+ 浓度逐渐下降,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逐渐升高,红细胞渗透脆性逐渐加强。结论 临床输血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选择不同保质期的洗涤红细胞,特别是针对高钾血症和新生儿患者等可优先选择即时洗涤红细胞(24 h内),而对于预防血浆过敏及白细胞副反应等患者,可选用MAP保存洗涤红细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1例B3亚型的分子机制及家系调查
张韦, 栾希英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19-32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05
摘要
(
696 )
PDF (854KB)
(
1179
)
可视化
 
目的分析B3亚型家系成员的血型血清学特点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常规血型血清方法进行血型鉴定;采用PCR-SSP法进行ABO初步基因分型检测,并对ABO基因第6和第7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本家系中2人为A1B3亚型,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3人为B3亚型,血清中不含抗-B抗体。基因分析第7外显子上存在1054C>T突变,导致多肽链第352位精氨酸被色氨酸替换。结论基因点突变1054C>T是导致B3亚型的分子遗传基础,且在家系中能够稳定遗传,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人源抗血清可正确鉴定B3亚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攀枝花市自愿无偿与亲属互助机采献血者初筛结果分析
左涛, 罗昭玲, 刘维卓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23-32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06
目的探讨自愿无偿与亲属互助两种方式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初筛情况,建立合理的机采招募模式。方法统计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站1 523例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初筛检测结果,其中自愿无偿献血者714例,亲属互助献血者809例。将两种模式献血者血液初筛结果分别按照ALT、PLT、RBC计数、WBC计数、HCT、乳糜血和HBsAg共7项和男性、女性不合格率指标进行比较,并对初筛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愿无偿机采献血者初筛总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亲属互助机采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PLT、乳糜血是初筛结果不合格率最高的3项,且自愿无偿机采献血者的ALT、PLT、乳糜血3项指标的初筛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亲属互助机采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愿无偿机采献血者初筛男性、女性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亲属互助机采献血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亲属互助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各项结果远高于自愿无偿献血者,ALT和PLT计数不合格及乳糜血是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不断扩大自愿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队伍,尽可能减少亲属互助机采献血者对采供血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结合核酸检测技术探讨ALT在献血者筛查中的意义
郭燕, 蔡斌, 段勇, 景媛媛, 白珉, 巩晗实, 叶世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26-32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07
目的结合核酸检测技术探讨ALT在献血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本站2015年1~6月共82 378份血液标本ALT、 HBsAg、抗-HCV检测结果;对908份ALT单项不合格标本进行NAT检测,并对此类献血者再次献血的血液筛查结果进行追踪分析。结果82 378份血液标本中ALT异常925份,其中合并HBsAg或抗-HCV阳性占1.19%(11/925);肝炎标志物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L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8例ALT单项不合格献血者的NAT检测发现HBV阳性1例;重复献血者53例, HBsAg、抗-HCV ELISA及NAT法检测均为阴性。结论虽然ALT在预防输血传播乙肝和丙肝中的作用已极其有限,但其对于排除HBV、HCV窗口期尚具有一定补充作用,同时可能预防隐匿性丙肝及其他已知或未知肝炎病毒的血液传播,目前尚不宜取消ALT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临床输血病历质量分析与探讨
王敏, 潘健, 姚萍, 完晓菊, 周明, 蒋光明, 廖艳秋, 应美爱, 周建华, 朱梅红, 王丹, 李娟, 张媛媛, 李寅坤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29-33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08
摘要
(
644 )
PDF (731KB)
(
1116
)
可视化
 
目的通过加强临床输血病历监管,提高输血病历质量,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降低输血所致医疗纠纷风险。方法每月随机抽检本院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输血病历共50份,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安徽省立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暂行规定》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医务处向全院通报。结果2011~2015年共抽查输血病历3 000份,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组各1 500份,其输血病历质量不合格例数及不合格率分别为:252(8.4%)、147(4.9%);2011~2015年临床输血病历不合格率逐年降低,分别为22.5%、18.33%、12.67%、9.67%、3.33%。结论输血病历及输血过程的标准化是临床输血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1例HIV低病毒载量窗口期样本的发现及对降低血液残余风险的思考
殷崎涛, 钱惠忠, 李玉琪, 高犁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35-33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10
摘要
(
673 )
PDF (732KB)
(
1216
)
可视化
 
目的确认1 例低病毒载量HIV RNA 窗口期献血者的感染状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印记试验(WB) ,以及定性、定量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ing,NAT),对1例HIV RNA窗口期献血者不同时期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献血者献血当日样本检测结果为血清学ELISA 法检测阴性,NAT反应性,核酸定量试验和WB确认试验均为阴性。对该献血者献血后不同时间进行4次随访,3周后其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结果均转为阳性,确认之前为窗口期感染。结论该献血者是1 例低病毒载量HIV 窗口期感染者,血站应利用高灵敏度NAT体系来避免低病毒载量样本的漏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B(A)02亚型分子生物学鉴定1例
宋艳艳, 周雪莹, 欧阳旭, 徐敏, 于笑难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38-34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11
摘要
(
510 )
PDF (1748KB)
(
2586
)
可视化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疑难血型鉴定及其遗传发生机制分析,探究分子生物学在红细胞血型分型技术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使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例二次献血时血型与首次记录不符且ABO正反定不符的献血者,进行血型鉴定。结果献血者血清学:与抗-A血清反应呈弱阳性(2+),与抗-B及抗-H血清反应均为强阳性(4+);与A1型红细胞呈弱阳性(2+),但与B和O型红细胞不反应;直接、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血清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献血者分子生物学:ABO基因第6、7外显子区存在9处变异,与A101等位基因进行比对,确定血型为B(A)02。结论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避免血清学疑难血型鉴定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及时准确地鉴定B(A)亚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宿迁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调查分析
陆庆屯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41-34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12
摘要
(
542 )
PDF (1337KB)
(
832
)
可视化
 
目的寻找降低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的途径。方法从本地区采供血管理系统查询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献血者信息,对梅毒抗体阳性献血者分别从年份、年龄、性别、职业和学历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共检献血标本163 933人份,判定为梅毒抗体阳性标本904人份,阳性率为0.55%。5年间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年龄分布以18~25岁年龄组的梅毒抗体阳性率最低;性别分布为男性低于女性;职业分布从高到低的前3位是农民、个体和“其他”;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随学历层次的降低而升高。结论本地区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尽快开展献血前梅毒筛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平顶山地区RhD阴性患者相容性输血3例分析
赵民霞, 杜红梅, 兰炯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45-34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13
目的回顾性调查RhD(-)患者紧急抢救用血时相容性输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平顶山地区临床接受输血治疗的3例RhD(-)患者紧急抢救输血时采用相容性输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RhD(-)患者输用RhD(+)血液后的治疗效果。结果3例患者(2女、1男)经不规则抗体检测阴性,紧急抢救用血时输用ABO同型的RhD(+)红细胞, 2 h后检测Hb值(g/L)分别为92±11.1、89±13.3、95±14.8,输血后Hb的体内检测值与预提升值相符;7 d的Hb值(g/L)分别为95±13.7、94±14.1、98±16.7, 2 h Hb与7 d H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过程及输血后追踪监测未见输血不良反应,3例患者2个月后检测血液不规则抗体均阴性,患者输血治疗效果好。结论RhD(-)患者紧急抢救输血时,当RhD(-)血无法满足抢救需求时,应遵循科学合理输血原则,选择与患者ABO同型的RhD(+)红细胞进行相容性输血,及时抢救生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Metis-200与Xantus+Poseidon数字血型仪检测效果比较
释艳华, 饶艳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47-34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14
摘要
(
640 )
PDF (733KB)
(
1131
)
可视化
 
目的比较Metis-200(深圳爱康)自动血型分析仪与Xantus双机械臂加样器联合Poseidon数字血型仪检测ABO及RhD血型的效果。方法同时采用两种自动血型仪对本站无偿献血样本24 866份进行平行血型检测、脂血干扰试验、溶血干扰试验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血型分析仪对ABO血型判读准确率均为100%。通过确认,Metis-200和Xantus双机械臂加样器联合Poseidon数字血型仪检出ABO亚型分别为7例、5例(P>0.05);检出不规则抗体分别为16例、9例(P>0.05)。76份不同脂血程度血样在两种仪器上抗干扰试验一次判读正确率均为100%。溶血干扰试验在Hb≤27 g/L时,对 UV型微板法结果判读无明显影响,当Hb>27 g/L时对凝集端有影响,对非凝集端无影响;而当Hb≤20 g/L时,对梯形微板法试验结果无明显影响;在Hb>20 g/L时对梯形微板法凝集端无影响,对非凝集端有影响。结论Metis-200自动血型分析仪较Xantus双机械臂加样器联合Poseidon数字血型仪检测ABO及RhD血型判读更加准确,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极大地提高了血型批量检测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骨科手术单病种临床用血浅析
梁静, 文军, 刘雯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50-35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15
摘要
(
613 )
PDF (787KB)
(
1485
)
可视化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本院骨科单病种手术近3年临床用血量及各成分变化特征,为提升骨科单病种临床用血及手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手术用血各成分用血量、单病种手术例数、手术用血量等,比较3年骨科单病种用血的变化特征,为指导骨科单病种手术用血寻找依据。结果膝关节表面置换术(470/3 533)平均用血量2.6 U,血浆152.1 ml;股骨头置换术(231/3 533)平均用血量2.3 U,血浆170.6 ml;髋关节置换术(326/3 533)平均用血量2.6 U,血浆158.5 ml;四肢骨干及腰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 168/3 533)平均用血量2.7 U,血浆144.8 ml;后路减压置骨内固定术(338/3 533)平均用血量2.5 U,血浆95.4 ml;单病种手术用血情况与术前评估、手术方法的选择,血液保护技术的开展及止血带、止血药物的应用密切相关。结论对骨科单病种手术用血的分析有利于提高我院临床用血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一次性塑料袋在血液离心中的应用探讨
谷世娟, 胡水英, 吴玲, 林承祥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54-35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16
目的探讨一次性塑料袋在血液离心中的效果。方法实验组将血液装在一次性塑料袋内,再装杯离心,对照组为直接将血液装杯离心,比较两组效果(一次离心成功率)和离心破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离心成功率分别为95.01%、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2,P<0.01);全血离心破损率分别为0.04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P<0.05),血浆离心破损率分别为0.13%、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3,P<0.01)。结论一次性塑料袋装袋离心能提高离心效果,有效防止血液离心破损,且操作简便,值得在血站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马少华, 王昕, 朱敏, 王金桃, 俞月琴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56-35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17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586例妊娠早期妇女,按纳入标准将孕妇分为高风险组和对照组,测定两组甲状腺功能,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结果高风险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4.081,P<0.001),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为1.8%,高于对照组0.8%(χ2=2.441,P=0.118),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6.8%,高于对照组4.9%(χ2=19.581,P=0.000);而高风险组无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病率还是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91,P=0.238;χ2=0.393,P=0.531)。高风险组孕妇TPOAb阳性率为40.7%,显著高于低风险组的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647, P<0.001)。结论妊娠早期妇女进行及时有效的甲状腺功能筛查,能减少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
石秀芳, 孙峰, 雷婷, 王萍, 敖家富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62-36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病变支数分组,分析比较疾病不同程度时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结果AMI组、UAP组、SAP组及对照组两两比较,NT-proBNP和HCY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两两比较,NT-proBNP和HCY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病情程度越重,病变冠状动脉越多,NT-proBNP和HCY水平升高越明显。结论血清HCY、BNP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动态监测对于临床指导冠心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CLIA与TP-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Meta分析
姚春红, 褚靖, 邓建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65-36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20
摘要
(
603 )
PDF (835KB)
(
1646
)
可视化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Meta分析。方法通过检索PubMed、VIP中文期刊数据库、WanFang全文数据库和CNKI全文数据库476例文献,并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25 413例患者,异质性检验χ2=2.05(P>0.05),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综合结果显示相对危险度(OR)为1.01(OR95%CI:0.93~1.09,P>0.05),提示CLIA与TP-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和CLIA法是手术和输血前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可靠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李毅坚, 王堃成, 周念, 杜燕娇, 杨桂琼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68-37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21
目的对比研究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新型组(每组45例),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分别使用传统和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和结果比较。结果新型组与传统组的WBC、RBC、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组的Hb水平为(129.59±7.85)g/L,高于传统组水平(123.54±5.42)g/L,P<0.05。结论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使用新型溶血素检测获得的WBC、RBC、PLT结果与传统溶血素相同,新型溶血素会使血红蛋白偏高,但由于误差在可控范围内,且可通过调整因数值予以纠正,从生物安全性和检测成本角度来看,新型溶血素用于血常规检验的优势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徐素仿, 徐元宏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71-37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22
摘要
(
618 )
PDF (727KB)
(
1804
)
可视化
 
目的观察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探讨妊娠妇女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产前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和产科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30例妊娠妇女作为妊娠组,检测其在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和晚期妊娠三个不同类型的时间段中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非妊娠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对它们上述检测的凝血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组与对照组比较:PT及APIT均缩短,FI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不同时期比较:PT、APTT整个孕期随着孕期的增加而呈现出显著地减小,然而APTT在孕中期和晚期之间表现出的差异性并不是十分的明显;FIB妊娠阶段会伴随着孕期的增长而出现明显地增加,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但孕早期和孕中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TT在整个妊娠期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妊娠期妇女孕周的不断加长,她们自身内部的凝血功能也呈现出逐步增强的趋势,整个机体呈现出较为轻度的高凝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丙肝患者血清抗-HCV和HCV RNA检测效果分析
陈冬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74-37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23
摘要
(
548 )
PDF (721KB)
(
1101
)
可视化
 
目的比较ELISA法检测抗-HCV和荧光PCR法检测HCV RNA的效果,分析荧光PCR法在血站开展的必要性,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3年5月1日~2014年4月31日采集的149 200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CV的检测。结果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610例,阴性标本148590例,610例阳性标本中用荧光PCR 检测出HCV RNA阳性490例,占80.32%,148 590份抗-HCV阴性标本中HCV RNA阳性298例,占0.2%。结论用ELISA法检测抗-HCV,去除抗-HCV阳性血液,在此基础上对抗-HCV阴性血液加做HCV RNA核酸检测可以确保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杰敏, 王杰彪, 梁满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76-37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24
摘要
(
626 )
PDF (724KB)
(
1454
)
可视化
 
目的探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孕妇352例,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正常妊娠孕妇各126例,全部孕妇均给予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50 g筛选试验(GCT)和空腹血糖(FPG)测定,对两组孕妇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HbA1c、GCT和FPG测定结果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妊娠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HbA1c阳性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妊娠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诊断的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作为传染四项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探讨
周俊, 袁帆, 潘涛, 安垣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78-38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25
摘要
(
942 )
PDF (712KB)
(
1818
)
可视化
 
目的评价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作为消化性内镜前传染性指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四个项目快速检测方法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13日~4月20日共561例急诊筛查传染性指标四项的住院门诊患者,同时用免疫层析法和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平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对上述两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结果用ELISA方法复检,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561例标本免疫层析法检测阳性标本数HBsAg11例(1.96%),抗-HCV11例(1.96%),抗-TP19例(3.39%),抗-HIV-1/2 5例(0.89%),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阳性标本数HBsAg11例(1.96%),抗-HCV4例(0.71%),抗-TP8例(1.43%),抗-HIV-1/2 3(0.53%)例。两种方法阳性标本经ELISA方法复检后阳性标本例数分别为:免疫层析法HBsAg11例(100%),抗-HCV2例(18.18%),抗-TP8例(42.11%),抗-HIV-1/2 0例(0),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HBsAg11例(100%),抗-HCV2例(50%),抗-TP6例(100%),抗-HIV-1/2 0例(0)。结论在临床快速筛查HBsAg、抗-HCV、抗-TP、抗-HIV-1/2时,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法较免疫层析法复检率低,复检后阳性率高,相对更为经济、高效、准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献血人群Mur血型的筛查研究
谢敬文, 蓝文莉, 严康峰, 马伟文, 黎淑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84-38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27
目的对广州番禺地区的献血人群开展Mur抗原与抗-Mur抗体的筛查,了解该血型的分布频率和特征。方法采用96孔微量板法使用单克隆抗-Mur试剂对献血者样本进行Mur抗原检测;使用已知Mur抗原阳性试剂红细胞对献血者血浆样本进行抗-mur抗体筛查,并对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3 000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检出Mur抗原阳性215例,发生率约为7.17%;在15 000份献血者标本中筛选并鉴定出抗-Mur 30例,发生率为0.20%。结论本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相对较高的Mur抗原分布频率以及抗-Mur发生频率,有必要在配制不规则抗体筛选试剂细胞时增加含有Mur抗原的红细胞,防止抗-Mur抗体漏检,进一步降低临床血浆输注不良反应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老年尘肺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调查研究
曾秀萍, 李荧, 吕雪云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86-38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28
目的分析老年尘肺患者肾功能情况,评价肾功能损伤的检测指标。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尘肺患者45例,32例同年龄段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和胱抑素C(Cys-c),根据Cr检测标准,分为肌酐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尘肺组与对照组的Cr、Bun、Ua和Cys-c,并计算尘肺组Cr、Bun、Ua和Cys-c的异常率,比较对照组、肌酐正常组的Bun、Ua和Cys-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尘肺组Cr、Bun、Ua和Cys-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尘肺组,异常率从高到低分别为Cys-c、Ua、Bun;与对照组比较,肌酐正常组cys-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 、Bun、U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尘肺患者易并发肾功能损伤,Cys-c是肾功能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老年尘肺患者的肾功能损伤,为老年尘肺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的防治及预后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自制及应用探讨
汪维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389-39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29
摘要
(
587 )
PDF (787KB)
(
1689
)
可视化
 
目的利用输血科现有血液样本资源自制室内质控品,监测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完善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选取A、B、O、AB型血液样本各10份,同型混合后离心,分离血浆备用;压积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与CPDA保养液等量混合备用;选取ABO同型Rh(D)阴性血液样本1~2份,经确认后,与CPDA保养液等量混合备用;IgG抗-D血清采用商品化试剂。各型血液的红细胞和血浆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血清学验证试验,符合血清学反应格局,且质控红细胞与标准血清凝集强度达4+、质控血浆与相应红细胞凝集强度为2+,方作为室内质控品使用。结果通过本实验室的长期实践和完善,证实该法自制可满足输血相容性检测对室内质控品的要求,所制备质控品能满足4~6周使用。结论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可充分利用血液样本的资源优势,通过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制备合格的室内质控品,且制备原料来源稳定、经济可行,适宜各实验室选择开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吴马剑, 倪修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 (4 ):
406-40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4.036
摘要
(
344 )
PDF (749KB)
(
1048
)
可视化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和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之后,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及选择性高等优势的新一代抗肿瘤过继免疫细胞。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均表现出强大的杀伤活性,也可提高肿瘤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目前以CIK细胞为主的过继免疫治疗在国内外临床广泛应用,有望联合多种抗肿瘤治疗技术成为未来肿瘤综合治疗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