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主编: 许戈良

刊期:双月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1-2587

CN 34-1239/R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2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1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三)
新发传染病康复者血浆疗法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邱艳, 王雪珩, 吴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49-45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01
摘要 ( 652 )   PDF(1095KB) ( 1363 )  
应对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ID),在无特定治疗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康复者血浆(convalescent plasma, CP)疗法成为EID治疗的潜在手段。在近20年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甲型流感(influenza A, AH1N1)、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H5N1)、中东呼吸综合症(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 EVD)以及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19, COVID-19)等EID中,部分经验性研究表明CP疗法具有一定的治疗有效性。本文综述了CP疗法的原理、伦理规范、康复献浆者招募选择和CP采集制备、及其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应对EID提供血浆疗法的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VID-19流行期间采供血工作特点及对策*
王世春, 阮潜瑛, 刁荣华, 喻荷莲, 戚超, 宋敏, 王珊, 姚春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54-45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02
摘要 ( 580 )   PDF(1252KB) ( 915 )  
输血是临床救治中重要的医疗手段,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采供血工作更是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解放军重庆血站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根据国家防疫工作部署,结合重庆市防疫工作具体情况,我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了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了无偿献血者、工作人员零确诊、零遗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化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捐献照护的策略及其意义
唐宗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58-46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03
摘要 ( 743 )   PDF(1072KB) ( 697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从免疫学角度来分析,由于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过程中产生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因此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可以对患者做被动免疫治疗。恢复期血浆中的特异性抗体能和患者体内的病毒发生中和反应,从而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最终减轻或改善由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恢复期血浆主要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病情进展较快、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目前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前提下,恢复期血浆治疗是抢救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在采集方式与采集流程上不同于普通的无偿献血,且康复者除达到正常无偿献血者的标准外,还涉及到临床评估、康复者心理、康复者家庭和社会大众的认知、理解与支持程度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捐献的照护和隐私保护的策略进行探讨,为血站顺利招募恢复期血浆捐献者和提高采集成功率提供决策上的建议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输注新冠恢复期血浆的免疫学相关指标变化
赵鸿雁, 刘更夫, 黄懋雯, 梅方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62-46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04
摘要 ( 1056 )   PDF(1177KB) ( 1349 )  
目的 分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输注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后的免疫学改变。 方法 收集我院8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输注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相关数据,比较治疗前后患者IL-6、新冠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淋巴细胞百分比、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的变化,记录输注期间和输注后输血不良反应。 结果 输注后第一天,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基线值下降了2.5%(P<0.01);输注后第二天,平均新冠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较基线值上升了6.04 AU/mL(P<0.05);特异性IgM抗体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未出现明显变化;输注一周后,62.5%的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结果转阴;IL-6水平在输注前后无明显变化。8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均无输血不良反应。 结论 恢复期血浆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6℃水浴灭活处理对红细胞血型抗原影响的研究*
赵俸涌, 郭忠慧, 李勤, 杨启修, 朱自严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66-46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05
摘要 ( 717 )   PDF(1210KB) ( 801 )  
目的 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破坏微生物使其丧失生物学活性,但不损害其重要抗原的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输血前血型鉴定试验需将血样经56℃水浴30分钟灭活后再进行,本研究旨在发现灭活过程对红细胞血型抗原检测的影响。 方法 采用滴定后的血型鉴定试剂,对5例56℃灭活前后血液样本的红细胞血型抗原进行检测。 结果 在使用标化后的抗体对A、B、RhD及Fya抗原分别进行微柱凝胶法检测后发现:A、B抗原在各稀释度中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而RhD抗原在各稀释度检测时均出现统计学差异(8倍稀释度时:P<0.05;16~256倍稀释度时:P<0.01),对Fya抗原在各稀释度检测时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 56℃灭活程序会造成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对血型抗原检测产生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输血科综合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价
杨元铭, 刘姣, 赵真, 王蓉, 张少强, 王海燕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70-47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06
摘要 ( 1358 )   PDF(1607KB) ( 2138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发生以来,迅速在全国传播,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生疫情,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在疫情爆发期间,如何开展输血工作,如何处理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标本,均对输血科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所在医院输血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积累了部分经验,希望给广大输血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以保障用血患者及输血科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传统血浆置换治疗如何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
庄远, 汪德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72-47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07
摘要 ( 440 )   PDF(1147KB) ( 1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输血
二次重度离心制备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
余凤秀, 李津杞, 朱燕霞, 郭菲, 周载鑫, 顾海慧, 钱宝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77-48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08
摘要 ( 648 )   PDF(1076KB) ( 779 )  
目的 探讨一次或二次重度离心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 方法 检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40单位(每单位200 mL)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n=20。按国家标准采集、离心和分离,再将实验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浆)进行第二次离心和分离,同时放入-80℃深低温冰箱速冻,储存时间为14天。14天后经过离心法制备成冷沉淀凝血因子,分别进行残留血红蛋白、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 结果 实验组残留血红蛋白含量(17.64±5.60)mg/L,显著低于对照组(25.75±9.78)mg/L(t=0.035,P<0.05);实验组Ⅷ因子含量(53.26±6.08)IU/单位,合格率100%高于对照组(47.34±9.14)IU/单位、合格率80%(t=0.041,P<0.05);实验组纤维蛋白原含量(162±29.01)mg/单位,高于对照组(147.28±43.39)mg/单位,两组合格率均100%(t=0.38,P>0.05)。 结论 二次重度离心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浆)能使残留红细胞更少,使残留游离血红蛋白更低,可以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中Ⅷ因子的含量,从而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 775例拟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丽, 刘颖, 李文娟, 王健欣, 徐晓欣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80-48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09
摘要 ( 617 )   PDF(1090KB) ( 651 )  
目的 探讨拟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促进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8年10月拟输血治疗的8 775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 结果 本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91%(80/8 775),77例进行了特异性鉴定,除1例为假凝集外,占比最高的Rh血型抗体为28.95%(22/76),其中抗-E占59.09%(13/22);其次为MNS血型抗体19.74%(15/76),其中抗-M占66.67%(10/15);其他为Lewis血型抗体6.58%(5/76),Duffy血型抗体1.32%(1/76),混合抗体15.79%(12/76),自身抗体17.11%(13/76),冷抗体及特异性待定占10.53%(8/7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年龄、输血史、疾病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输血史,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内科重症疾病是不规则抗体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建议针对有输血史或需要反复长期输血的患者在ABO/RhD基础上增加RhCcEe(至少RhE)相合性输注,同时根据其他抗体特异性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制品输注,将有效防止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促进临床用血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规则抗体筛查弱阳性结果对临床输血的意义
蔡娟, 孙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84-48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0
摘要 ( 1548 )   PDF(1098KB) ( 1624 )  
目的 分析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弱阳性结果特异性分布,探讨其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方法 对本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拟输血的32 684例患者使用抗人球蛋白试剂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筛阳性的标本采用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试管法做进一步抗体鉴定。分析抗筛结果特异性凝集强度≤1+的弱阳性分布及可能的原因。 结果 7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弱阳性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40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的弱阳性率与年龄也无关 (P>0.05)。有输血史43例,无输血史28例;检出特异性抗体52例;无法明确抗体特异性10例;与谱细胞反应全阴性9例。 结论 应重视不规则抗体筛查弱阳性结果,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避免输血无效及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剖宫产妇异体输血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瑞含, 范金波, 周国均, 刘久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87-49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1
摘要 ( 505 )   PDF(1133KB) ( 867 )  
目的 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剖宫产妇异体输血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9月某三甲医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妇共369例,其中ICS组252例(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120例(异体输血)。按照术中出血量不同对两组剖宫产妇进行区分亚组,对比各亚组中产妇异体输血情况(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及经济效益(住院时间、输血费用和输血前检查费用)。 结果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ICS组各亚组异体红细胞用量均有明显降低,ICS组失血量<1 600 mL的各亚组异体红细胞及异体血浆使用率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ICS组中失血量≥800 mL的各亚组输血费用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各亚组比较住院时间及输血前检查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CS可节约剖宫产妇异体红细胞及异体血浆的使用量,降低输血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诊断效能评价*
郁金凤, 刘德林, 陆乐, 王树亚, 刘婷婷, 李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92-49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2
摘要 ( 622 )   PDF(1148KB) ( 605 )  
目的 探讨PFA-200 P2Y法、吸光度比浊法(LTA)对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 CR)的诊断效果并进行CR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所有患者氯吡格雷75 mg/d治疗>3天后,采用PFA-200 P2Y法、LTA法检测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统计两种方法检测的CR发生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R组和N-CR(非氯吡格雷抵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因素差异,将差异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CR发生的关系。 结果 PFA-200 P2Y法检测出CR患者22例(23.2%),LTA法检测出CR患者53例(55.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0,P<0.001)。根据LTA法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R组和N-CR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血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计数有差异(χ2=8.589,P=0.004;χ2=5.537,P=0.02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1.551,P=0.010)是CR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OR=0.916,P=0.037)是CR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PFA-200 P2Y、LTA两种方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一致性较差。同型半胱氨酸是CR的独立保护因素,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骨科围手术期的临床输血分析
陈波, 蔡豪褀, 顾萍, 王静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497-50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3
摘要 ( 551 )   PDF(1131KB) ( 1019 )  
目的 通过单中心分析儿童骨科手术的输血状况,为儿童骨科手术的临床用血和血液保护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三年间我院儿童骨科手术患儿7 217例,采集年龄、病种输血例数、血液制剂各成分的输注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围术期输血率较高的是2~4岁学龄前儿童(P<0.05),其中骨折和先天性畸形血液制品输注比例较高(P<0.05)。除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手术,其它疾病在各年龄段患儿手术例数及输血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同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各病种总输血例数及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人均输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了解我院儿童骨科病种围手术用血情况,有利于提高全院临床用血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对手术用血量影响作用的分析
周文玲, 杨融辉, 金晶纯, 肇硕, 郝一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01-50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4
摘要 ( 471 )   PDF(1274KB) ( 594 )  
目的 分析患者血液管理对手术科室围手术期用血的影响。 方法 统计对比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手术科室等临床用血相关数据。 结果 用血量前十科室中,手术科室红细胞及冷沉淀总量略高于非手术科室用血总量,且呈逐年下降状态(P<0.05),血小板用量基本持平,红细胞人均用量呈逐年下降状态,非手术科室及手术科室近4年人均血浆用量基本呈微弱下降势态,血小板用量基本持平。手术例均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及冷沉淀用量呈逐年下降状态(P<0.05),术例均血小板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血量前十科室手术例均用血与手术科室下降趋势基本相同。贮存式自体输血自2015年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术中自体输血自2017年起大幅度增长,总体自体输血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 通过对我院手术科室实施患者血液管理,可助于管理临床用血,降低血液浪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例B亚型标本的血清学表型和基因型结果分析*
孙嘉峰, 杨晓俊, 张爱, 蔡鹏威, 陈发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06-50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5
摘要 ( 583 )   PDF(1132KB) ( 565 )  
目的 分析3例ABO血型B亚型标本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并探索准确鉴定ABO亚型的方法。 方法 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3例标本ABO表型,通过对ABO基因第6、第7外显子和第3内含子直接测序确定其基因型。 结果 3例标本血清学表型分别为B3、Bχ、Bel。样本1在第3内含子存在5 G>A杂合突变,样本2、3分别在第7外显子存在541 C>T、502 C>T杂合突变,其基因型分别为B303/O02 、Bx03/O01、Bel03/O02。 结论 血清学实验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准确鉴定ABO亚型,分子生物学方法还有助于探索ABO亚型的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供血管理
淄博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LA-A,B和HPA1-17分型资料库的建立*
周博, 田茂生, 马晨, 任晓朦, 朱传福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10-51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6
摘要 ( 535 )   PDF(1105KB) ( 1005 )  
目的 了解淄博地区血小板捐献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位点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1-17系统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初步建立淄博地区血小板捐献者已知 HLA、HPA 基因型资料库。 方法 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碱基序列直接测序(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ing based typing,PCR-SBT)和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SSP)方法对200名无血缘关系的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HLA-A,B和HPA1-17系统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结果 共检出HLA-A位点低分辨等位基因15个,HLA-B 位点低分辨等位基因29个,其中HLA-A位点基因频率居前五位的是A*02、A*24、 A*11、A*30、A*33,基因频率分别为0.260 0、0.172 5、0.137 5、0.135 0、0.070 0; HLA-B位点基因频率居前五位的是B*13、B*15、B*40、B*44、B*51,基因频率分别为0.160 0、0.132 5、0.130 0、0.067 5、0.062 5。HPA1-17中,HPA4a 、7a-14a、16a、17a呈单特异性,未检测出相应的对偶基因抗原HPA-b;在HPA1-17中,杂合度最高的是HPA15,基因型HPA15a /15a、HPA15a /15b、HPA15b/15b频率分别是0.275 0、0.530 0、0.195 0。 结论 分析探知了淄博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LA-A,B和 HPA1-17的分布特点。本研究将为建立山东省区域性血小板捐献者资料库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项HBV核酸反应性献血者两次追踪结果分析
程卫芳, 周学勇, 崔伟娅, 张云, 王凯, 袁亮, 赵璐璐, 吕晴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14-51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7
摘要 ( 668 )   PDF(1075KB) ( 815 )  
目的 通过对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的两次追踪检测及分析,探讨其归队可行性。 方法 电话联系血站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经知情同意后连续追踪两次,追踪标本检测常规酶免三项、核酸三项(2~3家核酸系统同时检测),化学发光法乙肝五项,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8名追踪献血者至少一次核酸呈反应性的有21人(75%),HBcAb反应性27人(96.43%),HBsAb反应性16人(76.19%)。 结论 血站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以HBV隐匿性感染为主,再次归队献血风险较大,应谨慎建立其归队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牧地区献血人群布鲁氏菌筛查分析*
王侠, 吴博, 李美霖, 张剑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18-52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8
摘要 ( 943 )   PDF(1135KB) ( 954 )  
目的 分析疑似布鲁氏菌感染者参与无偿献血给血液安全带来的风险,提高血液安全性。 方法 对张家口地区农牧县和非涉农牧县区部分参加无偿献血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布鲁氏菌初筛;对初筛阳性样本采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认,并送至当地传染病医院实验室复查;对1例既往布鲁氏菌病患者参加献血的标本进行PCR确诊试验。根据全部试验数据及跟踪访问记录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筛查了农牧地区3 134名献血者,并与非农牧县区2 667名献血者结果比较,农牧地区初筛阳性率0.35%,确认阳性率0.06%;非农牧县区初筛阳性率0.11%,确认阳性率0.04%。对1名既往布鲁氏菌病患者参加献血的血标本进行PCR-荧光探针检测,确证阳性。跟踪访问布鲁氏菌阳性献血者职业、暴露史、接触史、后续治疗情况等进行感染因素分析。 结论 张家口地区参加无偿献血者中发现布鲁氏菌感染阳性者,且牧区和非牧区无偿献血者中布鲁氏菌感染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布鲁氏菌感染已经不仅限于牧区,该类献血者所捐献血液对于安全输血存在隐患。在布鲁氏菌感染高发流行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增加布鲁氏菌初筛及征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PA-1-6/17基因多态性与青岛市血小板减少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分析
成枫, 许宏, 肖淑欣, 赵洪国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21-52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19
摘要 ( 469 )   PDF(1219KB) ( 623 )  
目的 检测青岛市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7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ITP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3年~2016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收治的ITP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SSP技术对HPA-1-6/17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青岛市ITP患者及正常人群HPA基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P>0.05);ITP组患者与正常人HPA1-2、HPA4-6、HPA17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A-3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TP组患者HPA-3 aa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P<0.05),HPA-3 bb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5);ITP患者HPA-3a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PA-3b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PA-3b基因频率升高与ITP遗传易感性有关(P<0.05)。 结论 HPA-3系统与ITP疾病发生有关,ITP患者HPA-3b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ITP发病的易感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
免疫磁珠法体外促脐带血调节性T细胞增殖能力的研究*
苏木雅, 杜华, 师迎旭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26-53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20
摘要 ( 564 )   PDF(1504KB) ( 706 )  
目的 分离人脐带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通过扩增磁珠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并检测其功能。 方法 利用分离磁珠分离人脐带血中的CD4+CD25+Tregs。将分离获得的CD4+CD25+Tregs与扩增磁珠共同培养。通过淋巴细胞分析实验观察脐血中淋巴细胞的含量,通过磁珠分选观察脐血中调节性T细胞含量,并通过PI染色观察分选到的细胞的活力。通过不同的培养条件(磁珠组、对照组)观察免疫磁珠对于Tregs的扩增能力。 结果 脐血中CD4+细胞中CD4+CD25+ Tregs含量约为4.5%,CD4+CD25-细胞含量为95.5%。经过分离磁珠分选后可见Tregs被有效富集,PI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无损失,含量约为81%。与人T细胞扩增磁珠共培养后,可见Tregs被有效扩增。 结论 免疫分离磁珠能够有效的富集脐血单个核中的Tregs,且无明显的损伤。通过实验可见T细胞扩增磁珠确实能够很有效的在体外扩增调节性T细胞,但其生物学能力的评估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SAA、CK、ET水平在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汤伟明, 徐燕, 芮志莲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30-53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21
摘要 ( 665 )   PDF(1066KB) ( 542 )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在评估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11月至本院儿科就诊的173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设定为观察组。分析其血清SAA、CK及ET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以上指标水平差异。 结果 治疗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血清SAA、CK及ET水平有统计学差异,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P<0.05);血清SAA、CK、ET水平均与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5.320,P=0.007;r=4.419,P=0.034;r=5.852,P=0.016);治疗后,患儿以上指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 结论 血清SAA、CK、ET水平在评估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情严重程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协助评判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沈薇薇, 李宗锋, 卜秋宁, 金亮, 陈宏伟, 杨丹丹, 王术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33-53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22
摘要 ( 690 )   PDF(1188KB) ( 682 )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胆红素对疾病活动性评价的意义。 方法 以2016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有无肾脏损害分为SLE组和LN组,每组各5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HC组。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各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胆红素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血清胆红素与LN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价TBIL、IBIL、DBIL对LN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 结果 SLE组、LN组TBIL、IBIL水平明显低于HC组(P<0.05),LN组TBIL、I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SLE组(P<0.05);LN组TBIL、IBIL、DBIL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489,P<0.05;r=-0.427,P<0.05;r=-0.381,P<0.05),与CysC水平呈负相关(r=-0.512,P<0.05;r=-0.423,P<0.05;r=-0.375,P<0.05),与CRP浓度水平呈负相关(r=-0.398,P<0.05;r=-0.324 ,P<0.05;r=-0.318,P<0.05);TBIL、IBIL、DBIL对于诊断LN的敏感度为80.00%、78.00%、50.00%,特异性为78.00%、76.00%、80.00%。 结论 血清胆红素可作为评估LN疾病活动性和肾功能损伤程度的一种新型标志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型BCR-ABL1阴性MPNs患者JAK2、CALR及MPL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分析
李桂芳, 刘会兰, 耿良权, 皖湘, 徐修才, 孙自敏, 张世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37-54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23
摘要 ( 625 )   PDF(1255KB) ( 1847 )  
目的 分析经典型BCR-ABL1融合基因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患者JAK2 V617F、CALR、MPL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2年来单中心126例经典型BCR-ABL1融合基因阴性的MPN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 结果 ①JAK2 V617F突变率在MPNs患者中最高,占77.78%,PV患者占95.24%。ET患者中JAK2 V617F突变阳性患者的血红蛋白计数显著高于三阴性患者,年龄大于CALR突变阳性患者(P<0.05);PMF患者中JAK2 V617F突变阳性的白细胞计数高于三阴性患者(P<0.05)。②年龄≥60岁患者中血栓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60岁患者(P=0.015)。血栓组中WBC、PLT、纤维蛋白原(Fb)较非血栓组明显升高(P<0.05)。 结论 经典型BCR-ABL1阴性MPNs患者JAK2 V617F突变率高,JAK2 V617F阳性、高龄(≥60岁)、高WBC计数、高PLT计数及高Fb值的患者更易发生血栓事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例报告
ABO血型次侧不相合肾移植术后发生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1例诊断与输血*
张媛媛, 潘健, 应美爱, 王敏, 王慧茹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42-54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24
摘要 ( 503 )   PDF(1142KB) ( 8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cisAB血型的鉴定及家系分析
罗随莉, 杨小勇, 周君, 刘亚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45-54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25
摘要 ( 1408 )   PDF(1308KB) ( 1690 )  
目的 对一例血清学检测疑为cisAB型的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和家系调查,以发现ABO亚型的分子基础及遗传规律。 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所有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ABO基因第6和7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 该样本的基因型为ABO*cisAB.01/O.01.02,该家系调查中发现其它4位成员的血清学结果正反定型结果不符,但血型学特征各有差异;测序结果发现均携带有ABO*cisAB.01基因。 结论 ABO*cisAB.01基因能导致A/B抗原的弱表达,并能稳定遗传。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辅助鉴定ABO血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阻断失败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1例*
黄蓉, 何成涛, 白夷, 胡文静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48-55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26
摘要 ( 449 )   PDF(1249KB) ( 7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红细胞微粒及其生物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朱跃跃, 卞茂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51-55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27
摘要 ( 591 )   PDF(1150KB) ( 781 )  
微粒(microparticles,MPs)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白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等释放的一种直径小于1 μm的浆膜囊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红细胞微粒是没有任何生物学作用的细胞碎片。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尽管其功能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MPs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性质如清除物质、信息传递、炎症及凝血等。并且发现在许多如镰状细胞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等疾病中,红细胞微粒的数量显著增加。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红细胞微粒研究的相关文献,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红细胞微粒及其生物学性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献血不良反应监测进展*
杨俊鸿, 黄霞, 何涛, 李小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5):  556-56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5.028
摘要 ( 543 )   PDF(1083KB) ( 1002 )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献血者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做好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标准,系统性或区域性地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研究其发生率及发生机制,用于预防和处置献血不良反应。本文就国内外已报道的部分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监测标准、数据获取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对献血者保留的影响以及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为采供血机构及相关部门认识献血不良反应,并开展相关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