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主编: 许戈良

刊期:双月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1-2587

CN 34-1239/R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8-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二)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朱鑫方, 王苑, 杜丹心, 夏荣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37-34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01
摘要 ( 832 )   PDF(1444KB) ( 934 )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可治疗多种病毒性感染疾病。本文通过总结既往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治疗病毒性传播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总结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募集、血浆处理、抗体效价检测中的技术进展及其在禽流感病毒、MERS-CoV、SARS-CoV、EBOV、SARS-CoV-2等病毒性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浆输注相关不良反应等。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多数病例报道及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其可以降低疾病死亡率, 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潜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冠恢复期血浆拟捐献者健康评估及抗体水平分析
谢毓滨, 邹彬彬, 陈东, 阳智芬, 谭智文, 王清, 旷开其, 晏永和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43-34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02
摘要 ( 785 )   PDF(961KB) ( 815 )  
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康复者健康状况和抗体水平, 为恢复期血浆采集和治疗选择合适的捐献者。方法 收集2020年2月7日~3月8日长沙市新冠肺炎康复者出院时相关体检数据, 对有意愿参加恢复期血浆捐献的康复者进行健康状况评估, 评估合格者进行抗体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及总抗体, 固相红细胞粘附法筛查血小板抗体, 凝集法检测红细胞直接抗体及不规则抗体。结果 15名拟捐献者平均年龄32岁, 平均住院天数16.5 d, 样本采集时距出院平均17.9 d。15名拟捐献者新冠核酸检测均呈阴性, 有1名HBsAg阳性不符合捐献条件。15名拟捐献者直抗、不规则抗体筛查均阴性, 血小板抗体筛查均呈非特异性阳性。20%(3/15)为IgM阴性, 53.33%(8/15)IgG抗体滴度大于160, 60%(9/15)总抗体滴度大于320, 46.67%(7/15)同时满足IgG抗体滴度大于160及总抗体滴度大于320。结论 46.67%~60%的拟捐献者可以进行恢复期血浆的捐献。采集前进行新冠肺炎康复者健康评估和抗体水平的检测, 对于选择合适的捐献者, 保障恢复期血浆治疗效果, 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和使用
洪缨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49-35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03
摘要 ( 774 )   PDF(1431KB) ( 1519 )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引发全球性健康危机。目前, 尚无针对COVID-19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康复者恢复期血浆(convalescent plasma, CP)含有针对感染病原体的中和抗体。感染患者输注CP是一种被动抗体疗法, 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 之前CP已用于其他呼吸道感染的爆发, SARS-CoV-1和MERS患者使用CP的证据表明是安全的。采供血机构根据国家和地方性指南, 制定COVID-19 CP工作流程、说明各个步骤, 包括对CP献血者资格评估、招募、知情同意、献血前筛查、抗体检测、采集、病毒检测、制备、储存、发放、输注、疗效评估, 以便最大化CP捐献者和受血者安全性。同时也需要关注输注CP的潜在风险, 包括抗体依赖性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TRALI)、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transfusion-associated circulation overload, TACO)。在大量混杂因素的复杂治疗环境中,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是确定COVID-19 CP临床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最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某三甲医院临床用血特点分析
刘丽, 马春娅, 潘雪, 关晓珍, 刘俊婷, 汪德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54-35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04
摘要 ( 730 )   PDF(975KB) ( 680 )  
目的 通过对疫情期间临床用血特点的分析, 为今后发生同类型疫情时制定血液保障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阅2020年1月21日~2020年3月21日我院疫情期间住院和门急诊患者的用血记录, 并与同期2019年1月21日~2019年3月21日的住院、门急诊患者用血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疫情期间本院用血总量为10 616.3 U, 红细胞总量为5 130.5 U(48.33%), 其中门急诊患者用血总量为1 410.5 U, 红细胞用血量为1 037 U(73.52%), 与去年同期比较用血总量下降5.88%, 红细胞用血量下降5.47%;门急诊红细胞用量占用血总量20.21%, 去年同期门急诊红细胞用量占用血总量13.23%;疫情期间平均每人次红细胞用血量、红细胞用血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还显示门急诊患者红细胞用血量中, 以消化道出血和血液病患者为主, 多发伤患者用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显著下降(90.38%);住院患者中, 手术患者的红细胞用血量较治疗患者用量明显下降。结论 疫情期间我院临床用血总量显著下降, 门急诊患者红细胞用量显著增加, 但多发伤患者的红细胞用量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毒灭活血样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影响
段莉, 王远杰, 刘方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58-36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05
摘要 ( 562 )   PDF(882KB) ( 785 )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流行形势下, 血液样本经56℃ 30 min病毒灭活处理后对部分血型抗原性及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例不同血型样本和6例含不规则抗体样本, 在样本加热灭活处理前后, 采用微柱凝集试验分别检测血液样本部分血型抗原性和抗体效价。根据反应凝集强度判断ABO血型抗原性, 抗体效价以凝集强度1+为判定标准, 比较热灭活前后样本红细胞ABO抗原性和血浆中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 56℃ 30 min灭活处理的血液样本溶血严重, 对ABO血型抗原检测无影响, 不规则抗体效价降低1~2个滴度, 对效价≤4的抗体会漏检, 对效价>4的抗体检出无影响。结论 血液样本热灭活, 对ABO血型系统以外抗体效价有一定影响, 但能有效降低操作者的职业暴露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相关血液检测指标分析
王云, 赵长城, 谷妍, 姚余有, 刘杨, 岳莉, 石玉如, 查晓丹, 戚应杰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60-36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06
摘要 ( 932 )   PDF(1012KB) ( 2240 )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20年收治的8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相关血液检测指标, 将健康体检者分为A组(n=40例),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分为B组(n=40例), 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分为C组(n=80例), 比较三组人群的实验室血常规、T 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分型及生化等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 确诊组C组WBC、L(%)、RBC、HGB、CD3+、CD4+、CD8+、BUN、UA均低于健康组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C组G(%)、hs-CRP、ALT、AST、TB、DB、SAA、LDH、CK-MB均高于健康组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C组CD4+、TnI均低于疑似组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C组AST、SAA、LDH 、CK-MB均高于疑似组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PLT、CD4+/ CD8+、CR、CYC、PCT、MYO、CK等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SAA、CK-MB、LDH、AST、TB、DB越高, 患新冠肺炎的危险性越大;WBC、L%、HGB、BUN、UA、CD4+、CD8+ 越低, 患新冠肺炎的危险性也越大。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有明显变化, 对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是对核酸金标准的有效补充, 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康复者血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分析1例
李营, 张树超, 张少强, 程聪, 王海燕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66-37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07
摘要 ( 523 )   PDF(1961KB) ( 1088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爆发, 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目前仍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例康复者血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进行疗效评估, 比较输注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肺部影像学改变及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变化, 探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是否有效。患者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后72 h内,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氧饱和度、氧合指数趋于好转, 炎症指标明显改善;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后72 h肺部影像学无改善, 病毒核酸检测仍然阳性, 但基因ORFlab、N的靶标Ct值较前增大。本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输注康复者血浆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炎性指标得以改善, 但更好的疗效依赖于把握康复者血浆的抗体效价以及输注时机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淮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曾凡荣, 刘江, 杨光, 王小波, 张洁, 何玢, 朱利杰, 孙梦阳, 余寿杰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71-37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08
摘要 ( 881 )   PDF(1116KB) ( 1671 )  
目的 分析淮南市336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核酸检测结果, 为控制淮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四版)》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五版)》要求, 通过对淮南市336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同时采集咽拭子和痰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核酸检测, 并对核酸检测结果按年龄、性别分布、发病时间与检测阳性率关系及标本类型检测进行分析。结果 淮南市从发现到零确诊(2020年1月24日~2020年2月19日)共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336人, 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总数为27例, 阳性率8.04%(咽拭子或痰液标本中有任何一个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即判定该病例为阳性);27例阳性病例中有19例为家庭聚集性病例;阳性病例中最小年龄15岁, 最大年龄78岁, 年龄中位数为40岁;阳性病例中男性15例(55.56%)、女性12例(44.44%), 男女比例为1.25∶1;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数主要集中在发病1~14天, 核酸检测阳性平均发病时间为5天;痰液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大于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痰液标本核酸检测Ct值普遍低于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的Ct值;27例阳性病例中病情发展为普通型26例, 重型1例;截至3月2日, 27例病例中已出院病例23例, 剩余4例病情基本稳定。结论 通过对淮南市336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有利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进行早期诊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诊断病例及出院病人实验室诊断时不能仅以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阴性作为排除感染及治愈标准, 而需同时检测病人咽拭子和痰液标本进行综合判断;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及人员密集的密闭公共场所的环境消毒工作, 更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预防措施及监测效果分析
杨俊鸿, 胡文杰, 杨丹蓉, 何涛, 黄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76-37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09
摘要 ( 654 )   PDF(1019KB) ( 1025 )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献血相关迷走神经反应(donation related vasovagal reaction, DRVR)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和预判疫情防控期间DRVR高风险因素, 制定和实施DRVR预防措施, 监测疫情期间DRVR和采血不足量发生率, 分析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 重庆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二级响应期间(2020年1月24日~2020年3月24日)本中心监测到全血献血者发生DRVR 94例, 发生率为0.70%(94/13 338), 低于疫情发生以前(2019年11月1日~2020年1月23日)1.46%(481/32 879)的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9, P<0.01);疫情期间采血不足量发生率为1.54%(206/13 338), 低于疫情发生以前2.02%(664/32 8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 P<0.01)。结论 疫情期间实施经分析预判制定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可有效控制DRVR和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充分保障疫情期间献血者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某院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王瑞含, 范金波, 周国均, 刘久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80-38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0
摘要 ( 634 )   PDF(945KB) ( 553 )  
目的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近年来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 IOCS)及异体输血的使用情况, 评估IOCS对异体输血的影响及其在某三甲医院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统计2015年1月~2018年12月某三甲医院剖宫产妇共8 188例, 比较未实施期(2015年1月~2016年8月, 未开展IOCS)与实施期(2016年9月~2018年12月, 开展IOCS)异体血使用情况;并比较实施期每月IOCS使用率与术中自体血回输率变化。结果 实施期平均异体红细胞用量、异体血浆用量明显低于未实施期(P均<0.05), 实施期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平均年龄、前置胎盘、既往剖宫产史比例及IOCS使用率逐年升高, 但IOCS回输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近年来IOCS在临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降低了异体血需求量, 其临床适应症选择方面还存在提高和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效价红细胞血型抗体对新疆地区肿瘤患者输血效果的影响
赵刚, 郭凡, 李君, 李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83-38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1
摘要 ( 488 )   PDF(963KB) ( 631 )  
目的 研究低效价红细胞血型抗体对新疆地区肿瘤患者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肿瘤入院患者 667例, 依照输血疗效分为输血有效组和输血无效组, 分析两组数据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输血疗效及低效价抗体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的有效输注率为81.86%,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5%。无效输血与妊娠次数、民族等因素密切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效价抗体检出率, 与妊娠次数、既往输血史及民族等因素密切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抗人球蛋白法相比, 不同检测方法对低效价抗体检出率明显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患者存在输血无效的现象, 低效价抗体是影响输血疗效的因素之一, 医疗机构应合理设置复检规则, 加强低效价抗体的检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避免抗-Dia抗体漏检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孔晓君, 马玲, 张红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86-38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2
摘要 ( 507 )   PDF(926KB) ( 800 )  
目的 鉴定1例不规则抗体导致的交叉配血不合。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抗体筛查细胞和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检测不规则抗体, 通过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红细胞表型。结果 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IgG抗-E和IgG抗-Dia抗体。抗-E抗体、抗-Dia抗体效价分别是4和16。结论 患者血清中的抗-E、抗-Dia抗体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合理选择抗体筛查细胞和谱细胞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 是避免发生迟发型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贮存式自体输血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连萍红, 陈丰梅, 彭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90-39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3
摘要 ( 496 )   PDF(959KB) ( 533 )  
目的 对比贮存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择期行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85例, 其中异体输血48例设置为甲组, 贮存式自体血回输37例设置为乙组,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 记录术后辅助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①术后24 h时两组患者RBC、Hb、PLT及HCT与术前比较下降(P<0.05), 与甲组相比, 乙组术后24 h时WBC计数降低, RBC、Hb及PLT数值增高(P<0.05);②与术前相比, 甲组患者术后24 h时CD3+细胞及CD8+细胞百分比降低, CD4+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乙组患者术后24 h时CD4+/CD8+比值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24 h时乙组患者CD3+细胞、CD4+/CD8+比值高于甲组, CD8+细胞百分比低于甲组(P<0.05);③乙组患者术后辅助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少于甲组(P<0.05)。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血可有效提高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平衡机体氧供需关系, 减少术后辅助通气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供血管理
《南京市献血条例》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陆小军, 张立波, 王晖, 庞蓉蓉, 傅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94-39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4
摘要 ( 569 )   PDF(899KB) ( 649 )  
近年来南京市无偿献血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 迫切需要一部新的地方性法规出台。新制定的《南京市献血条例》, 在确立政府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献血点的规划设置、建立信息平台屏蔽高危人群、用血核销、献血者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笔者认为, 地方卫生立法要勇于突破部门利益束缚, 积极回应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诉求, 强化法律实施和监督, 使条例能真正地为地区采供血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C、抗-E复合抗体临床输血策略探讨
田亚娟, 乔芳, 王远花, 郭霞, 钱明明, 何路军, 王振雷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397-39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5
摘要 ( 638 )   PDF(908KB) ( 826 )  
目的 以研究血型免疫反应为基础, 探讨ccDee型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案。方法 血型鉴定、Rh抗原分型采用盐水介质法;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盐水介质法和微柱凝胶卡法;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和凝聚胺介质法。结果 患者血型为A, ccDee;血清中检出抗-C联合抗-E抗体;选择A型Rh(ccee)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结论 对区域性献血者进行稀有血型普查, 建立各型稀有血型供者资料库, 并与相邻区域建立联动机制, 是保障稀有血型患者临床治疗用血的重要手段, 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家庄地区RhD变异型的分子背景研究
乔芳, 田亚娟, 王远花, 赵倩, 何路军, 王振雷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00-40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6
摘要 ( 549 )   PDF(1495KB) ( 796 )  
目的 研究石家庄地区 RhD变异型的分布及基因分型。方法 RhD变异型标本经血清学方法确认后, 应用PCR-SSP方法检测, 对于检出的Rh弱D和部分D基因型, 采用高分测序法(SBT)对RHD基因10个外显子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血清学实验检出D变异型(弱D或部分D)标本107例, PCR-SSP方法检测出部分D基因型14例, 以D cat.VI type3*型居多, 弱D基因型93例, 以弱D15型为主, 经测序发现3例Rh弱D表型均为第1外显子第22碱基T突变成C, 且NCBI上未查到对应基因型。结论 在石家庄地区, 人群中 RhD变异型个体的分子基础差异较大, 呈多样性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
溯源性审核在采供血机构质量内部审核中的运用
王锦, 邱艳, 崔爽, 石丽萍, 徐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05-40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7
摘要 ( 506 )   PDF(881KB) ( 669 )  
目的 建立采供血机构溯源性审核模式, 提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水平。方法 在集中式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增加对血液产品、设施设备、关键物料、人员的溯源性审核, 审查各环节实际操作、质量体系文件与法律法规三者之间的符合性、充分性与可追溯性。结果 通过溯源性审核对各质量要素进行风险管控, 确保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要求的贯彻执行, 减少安全隐患。结论 溯源性审核提升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深度, 补充了采供血机构内部审核的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康复训练联合纳美芬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及对内皮素-1和NO的影响
魏晋琪, 夏晓萍, 路楷, 周先举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08-41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8
摘要 ( 523 )   PDF(972KB) ( 892 )  
目的 探究康复训练联合纳美芬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及对ET-1、NO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3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纳美芬治疗, 连续治疗2周,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脑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发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含量、Fugl-Meyer量表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FMA)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 BI)评分。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各血管血流速度均明显下降, 且观察组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CV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经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脑脊液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FMA、BI评分均明显改善, 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纳美芬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减轻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促进意识的恢复, 降低脑脊液ET-1水平, 提高NO水平,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功救治2例CAR-T细胞治疗后伴严重细胞因子风暴和相关性脑病伴文献复习
强萍, 薛磊, 汪敏, 许汉英, 刘欣, 朱薇波, 杨林, 王兴兵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13-41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19
摘要 ( 673 )   PDF(1684KB) ( 986 )  
目的 探讨CAR-T相关性脑病综合征(CRES)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临床诊治。方法 复习2例CAR-T细胞治疗后伴严重细胞因子风暴和相关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表现为癫痫、发热、血压下降、低氧血症、窦性心动过速及凝血功能异常。CRP、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IL)-2、IL-6和IL-10均明显升高。诊断为CRS(3级)和CRES(3级)。CRS发病时间为CAR-T细胞输注后第2 d和第7 d, 而CRES发病时间为第4 d和第10 d。第1例患者使用托珠单抗(8 mg/kg)联合DXM (20 mg/d)治疗, 临床症状迅速缓解。第2例患者出现CRS加用托珠单抗(8 mg/kg)及DXM(20 mg/d)治疗后, 仍发生CRES, 改为甲强龙(1 g/d), 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密切监测CAR-T细胞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及时有效地处理CRS和CRES, 有助于提高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CXCL16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阳梅, 罗玉勤, 何川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20-42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20
摘要 ( 536 )   PDF(974KB) ( 685 )  
目的 探讨sCXCL16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ITP患者, 包括活跃期ITP患者46例, 缓解期ITP患者42例, 同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正常人群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sCXCL16的表达水平, 并检测血液中血小板(PLT)含量, 淋巴细胞亚群中CXCR6比例, 外周血单核细胞CXCL16和CXCR6的mRNA表达水平, 以及分析血浆sCXCL16与病程、有无出血及PL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活跃期ITP患者血浆sCXCL1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期ITP患者(P<0.05), 而血液PL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期ITP患者(P<0.05)。活跃期ITP患者CXCR6在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中的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缓解期ITP患者相比明显增加(P<0.05)。活跃期IT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XCL16 mRNA、CXCR6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缓解期ITP组(P<0.05)。活跃期ITP患者血浆sCXCL16与病程之间无相关性(r= -0.032, P=0.894), 与PLT含量之间也无相关性(r=0.034, P=0.883), 但活跃期ITP患者血浆sCXCL16与有无出血之间存在正相关(r=0.532, P=0.025);缓解期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sCXCL16与病程、有无出血及PLT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sCXCL16可能通过调控CXCR6在淋巴细胞亚群中的比例, 从而参与ITP的发病机制, 其可以作为判断ITP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及其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的分布特点分析
翟俊斌, 曹小利, 程莉, 周万青, 张之烽, 沈瀚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25-42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21
摘要 ( 499 )   PDF(1033KB) ( 744 )  
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和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肺炎克雷伯菌115株,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细菌的敏感性;使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超广谱ß内酰胺酶、AmpC酶、碳青霉烯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的编码基因和喹诺酮耐药基因。根据亚胺培南的MIC, 将菌株分为碳青霉烯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NSKP)和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 分析上述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115株细菌对所测药物的不敏感率在30%以上;DNA分析显示blaCTX-M-14是最主要的blaESBL;oqxAB的流行率最高, 为60.9%, 并且在CSKP中的分布显著高于CNSKP组, 而blaCTX-M、blaTEM和rmtB在CRKP组的分布在CNSKP显著高于CSKP组(P<0.05)。结论 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 以减缓耐药元件的播散, 预防CNSKP的产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周血CTCs、cfDNA联合检测在肝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阎其均, 翁羽, 朱付英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29-43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22
摘要 ( 733 )   PDF(1033KB) ( 1150 )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游离DNA(cfDNA)联合检测在肝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182例高度疑似肝癌患者, 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癌症组和良性组。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外周血CTCs、cfDNA的差异, Pearson相关性分析癌症组患者外周血CTCs、cfDNA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外周血CTCs、cfDNA检测在早期肝癌筛查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癌症组患者血清AFP、γ-GT、CEA、ALT、AST、ALP及外周血CTCs、cfDN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 癌症组外周血CTCs、cfDNA水平与AFP、CEA及肝功能水平均呈正相关性(P<0.05);肝癌不同分期外周血CTCs、cfDN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 CTCs诊断肝癌的AUC为0.854, 最佳临界值为4个/5 mL, 灵敏度为75.54%, 特异性为86.05%;cfDNA诊断肝癌AUC为0.831, 最佳临界值为19.38 ng/mL, 灵敏度为78.42%, 特异性为79.07%;二者联合诊断肝癌的AUC、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23、82.01%和90.70%。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CTCs、cfDNA水平升高, CTCs、cfDNA联合检测对肝癌的早期筛查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CEA、CA125联合CA199对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李晓洁, 慈雪萍, 张俊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34-43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23
摘要 ( 671 )   PDF(1048KB) ( 897 )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对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随访1年内病情是否进展和死亡将患者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对比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 并对比2组其他可能导致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的差异,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分析血清CEA、CA125、CA199检测及联合检测对晚期IC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意义。结果 随访1年内, 共91例患者发生预后不良, 其中72例死亡、19例进展生存, 预后不良发生率为75.83%。预后不良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合并肝炎、合并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治疗方式、不同血AFP水平患者构成比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预后不良组多发肿瘤、低度分化、TBIL>171 μmol/mL患者构成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CEA>9.67 ng/mL、CA125>93.23 U/mL、CA199>120.11 U/mL、多发肿瘤、低度分化、TBIL>171 μmol/mL均是导致晚期I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EA、CA125、CA199预测晚期ICC患者预后不良最佳截断点分别为9.67 ng/mL、93.23 U/mL、120.11 U/mL;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预测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测, 且联合检测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832, 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CEA、CA125、CA199与晚期ICC患者预后不良关系密切, 且与单独检测血清CEA、CA125、CA199相比, 联合检测3种血清学指标对晚期ICC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马洁, 孙明, 钱广兵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40-44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24
摘要 ( 576 )   PDF(944KB) ( 702 )  
目的 评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住院的AHF患者或心功能Ⅳ级的患者65例为心衰组, 选取同期住院的65例无心衰患者为对照组。以上患者入院时均行血浆Hcy水平检测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随访6个月。结果 心衰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血浆Hcy水平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显著正相关, 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呈负相关。本研究中, 心衰组中患者死亡为5例, 另34例6个月内再次入院, 其中7例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26例心功能控制满意, 无不良事件发生。其中6个月内再入院或发生死亡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无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 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Hcy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预后价值, Hcy水平与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心衰严重程度及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例报告
异常蛋白凝集干扰交叉配血提示确诊1例多发性骨髓瘤
吕晓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43-44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25
摘要 ( 389 )   PDF(953KB) ( 10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MicroRNAs与红系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及凋亡相关性研究进展
赵星云, 卞茂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4):  445-44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4.026
摘要 ( 582 )   PDF(936KB) ( 947 )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 它是通过与靶基因3'UTR区结合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在红细胞生命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意在对miRNA参与调节红系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及凋亡的机制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