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主编: 许戈良

刊期:双月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1-2587

CN 34-1239/R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2-20
专家共识
治疗性单采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治疗性单采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专家共识编写组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1
摘要 ( 1192 )   HTML ( 229)   PDF(1190KB) ( 631 )  
治疗性单采作为重要的临床支持性治疗技术,在其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层面尚缺乏统一标准。本共识从单采前评估、血管通路管理、液体平衡管理、过程管理、不良反应识别和处理、单采产品的质量控制、治疗性单采效果评价及感染控制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阐释,旨在为推动我国治疗性单采逐步走向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安全监测专题
血液安全监测选择与未来*
黄霞, 杨俊鸿, 何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0-1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2
摘要 ( 267 )   HTML ( 24)   PDF(1179KB) ( 462 )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各个国家血液安全监测体系的建立,国际血液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实践为建立国家层面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提供了多种可以选择和组合的组织模式。中国输血协会于2017年成立了“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并开始在国内逐步推进血液安全监测工作,从2019年起开展全国层面的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实践工作。本文通过对国际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并对我国开展全国层面的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实践工作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提出目前我国血液安全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我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血液安全监测报告若干数据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谢东甫, 黄霞, 杨俊鸿, 孙洁, 张晰, 何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6-2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3
摘要 ( 340 )   HTML ( 9)   PDF(1166KB) ( 226 )  
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血液安全监测(haemovigilance,HV)报告中若干指标性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各HV系统的特点和当前血液安全基本状况,探讨国内HV工作的发展方向。方法 国际HV报告来自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HV系统的2020年度报告,国内HV报告来自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度血液安全监测报告。从上述HV报告中选择若干指标型数据予以分析,包括献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播感染、输血相关死亡和输血相关肺部并发症。结果 各国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002 2%(英国),最高为3.255 0%(澳大利亚);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014 1%(德国),最高为0.358 0%(法国);输血传播感染发生率最低为百万分之0.72(英国),最高为百万分之14.33(澳大利亚);输血相关死亡发生率最低为百万分之0.77(澳大利亚),最高为百万分之11.47(英国)。结论 在已建立了成熟有效的HV系统的国家或地区,输血是高度安全的。各HV系统监测范围和判定标准的不同使得相关数据呈现极大差异。相较于国际HV系统,国内HV数据尚不全面,较复杂输血不良反应如肺部并发症的报告不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血液中心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实践及效果评价*
杨俊鸿, 胡文杰, 杨培, 邓莉, 黄霞, 徐永柱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21-2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4
摘要 ( 334 )   HTML ( 9)   PDF(2327KB) ( 271 )  
目的 建立血站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流程并评价其运行效果。方法 本中心在2018年1月~2021年12月分3个阶段建立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流程,系统性地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第1阶段(2018年1~12月)根据卫生行业标准《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WS/T 551-2017)设计献血不良反应登记表,采用纸质方式记录和每月报告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第2阶段(2019年1月~2020年6月)采用电子版记录表(1.0版)监测献血不良反应;第3阶段(2020年7月~2021年12月)采用电子版记录表(2.0版)监测献血不良反应,明确报告范围、途径和职责,并纳入每月质量目标进行管理。本文回顾性分析建立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流程的3个阶段采取的监测和管理措施。通过分析监测标准适用性、报告途径适用性和监测效果,评价血站监测流程运行的有效性。结果 第1阶段报告3类献血不良反应194例,其中即发型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187例,血肿1例,枸橼酸盐反应6例;第1阶段报告发生率为1.36‰(194/142 616)。第2阶段报告4类献血不良反应1 726例,其中即发型DRVR 1673例,迟发型DRVR 10例,血肿38例,枸橼酸盐反应5例;报告发生率为7.87‰(1 726/219 419)。第3阶段报告5类献血不良反应3 456例,其中即发型DRVR 3 348例,迟发型DRVR 29例,血肿34例,神经刺激8例,枸橼酸盐反应37例;报告发生率为12.91‰(3 456/267 740)。3个阶段报告发生率逐步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 484.10)。结论 通过3个阶段的发展,基本建立了本中心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流程。采用电子版记录表、明确献血不良反应报告范围、途径和职责,并将不良反应报告情况纳入每月质量目标进行管理有利于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州地区全血献血不良反应哨点监测情况分析
朱文钦, 陈齐, 曾嘉, 黄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26-3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5
摘要 ( 252 )   HTML ( 7)   PDF(1398KB) ( 279 )  
目的 探讨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开展的特点,对该中心血液安全监测过程中上报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的特征要素和献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有效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的哨点监测和保障献血者安全的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2021年福州地区全血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238 894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三年的报告发生率和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献血不良反应种类等;以2021年所有全血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和发生诱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年里238 894例献血者中共报告8 248例献血不良反应,总体献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发生率3.45%(8 248/238 894),献血不良反应分类中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占比98.46%(8 125/8 252);献血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女性(4.17%)高于男性(2.92%),初次(5.38%)高于再次(1.58%),献血地点为献血车的献血者(4.39%)高于献血屋/方仓(2.02%)和站内(1.39%),高校团体 (6.93%)高于社会团体(1.90%)和个人(1.85%)。2021年报告3 195例献血不良反应的数据分析显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在“献血时”占70.86%(2 264/3 195),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占比最高的是空腹(21.03%),其次为疲劳(19.98%)和紧张(12.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年龄(18~22)岁、初次献血、献血车献血、医院动员方式献血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的报告标准、数据收集方式、反馈渠道及高校团体献血者的占比会直接影响报告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福州地区献血不良反应以DRVR为主,主要由空腹、紧张、疲劳引起。低龄、初次献血、献血车环境、医院动员献血是献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调查及分析*
王胜蓝, 贵明飞, 华敏玉, 李鹏, 卓创近, 刘钟梅, 杨霞, 黄霞, 何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33-3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6
摘要 ( 255 )   HTML ( 15)   PDF(1410KB) ( 386 )  
目的 调查分析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时不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特点。方法 收集来自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开展血液安全监测的哨点单位报告的急性输血不良反应985例,分析其报告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特征。结果 急性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血小板类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6.60‰)远高于输注红细胞类(1.64‰)和血浆类(1.25‰),所有血液成分的过敏反应报告发生率(1.24‰)高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0.63‰)和其他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呈现偏态分布、前高后低的特点,输注红细胞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散分布在前140 min,占79.56%,输注180 min后仍有较多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注血浆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前60 min,占56.92%;而输注血小板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20 min~100 min,占80.33%,在不同时段发生反应的例数波动较大。过敏反应发生比较急骤,输注30 min~60 min其发生数量相对最高;FNHTR发生相对较缓,输注部分血液成分时发生反应的数量有在不同时间段出现高峰的现象。结论 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差异,发生时间各有其特点。掌握发生时间的规律可以指导临床输血实践,充分保障受血者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三甲医院2021~2022年276例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周姗姗, 荆亚楠, 侯晓燕, 薛亚飞, 张媛媛, 黄霞, 王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38-4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7
摘要 ( 342 )   HTML ( 55)   PDF(1276KB) ( 330 )  
目的 分析本院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我院提供科学、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统计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总人次,收集此时间段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及类别,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输血史、输注的血液成分、疾病类型等的关系。结果 期间接受输血治疗92 37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76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30%,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70%),其次为新鲜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0.50%和0.31%)。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11%、0.05%和0.004%,过敏反应分别为0.06%(红细胞)、0.64%(血小板)和0.16%(血浆)。悬浮红细胞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0.23%)高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04%),过敏反应发生率无差别(0.06%和0.07%);新鲜冰冻血浆(0.50%)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血浆制品;浓缩血小板(1.09%)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采血小板(0.65%)。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内科,其次为肾移植科。不同年龄、有无输血史、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输注的血液成分以及患者本身因素有关,临床输血时应综合多因素,选择合适的血液品种,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医院应完善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体系,加强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增强输血不良反应上报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献血者血浆ET-1、NO检测和分析*
李鹏, 袁玉荣, 张敏, 曾怡, 卢伟, 张莉, 黄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44-4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8
摘要 ( 318 )   HTML ( 9)   PDF(2522KB) ( 187 )  
目的 通过分析献血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在发生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时的水平,探讨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三峡大学固定献血屋发生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献血者83例作为DRVR组,匹配77例正常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献血者血浆ET-1、NO水平,并将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DRVR组和对照组血浆ET-1含量分别为:24.3(17.9~34.0)pg/mL、20.0(17.9~24.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 400,P<0.05);DRVR组和对照组血浆NO含量分别为:23.8(21.4~28.7)pg/mL、25.9(23.3~31.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 395,P<0.05);ET-1/NO值:DRVR组0.85(0.68~1.1)、对照组0.79(0.57~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 454,P<0.05)。结论 献血应激导致血浆ET-1的水平上升,NO水平降低,ET-1/NO上调,这种状态在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献血者中更加明显,说明其对献血应激的心理压力更大,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的发生可能主要与献血者对压力调节的心理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血液安全监测指南》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的探索*
程志祥, 任林, 曹红荣, 张玉, 王珊珊, 张国庆, 黄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48-5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9
摘要 ( 212 )   HTML ( 8)   PDF(1481KB) ( 215 )  
目的 分析我院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的数据,探讨哨点单位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的建立和效果评价。方法 2020~2021年依据《血液安全监测指南(T/CSBT 001-2019)》对输血链中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开展监测实践,收集两年监测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对比近两年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在各环节中报告例数及报告率显示,2021年新增输血不良事件9类,减少输血不良事件8类,其中报告率增加以TS-B01(χ2=5.49,P=0.02)、TS-B05(χ2=8.46,P<0.01)及TS-F04(χ2=9.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率减少以TS-D12(χ2=4.80,P=0.03)及TS-I06(χ2=15.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环节均主要集中在“输血前评估及输血申请TS-B”环节(152例,46.63%)。而其他发生环节的占比在两年间有所变化,其中“实验室检测”比例从17.42%下降到6.70%(χ2=9.20,P<0.01),“支持保障”比例从15.91%下降到2.58%(χ2=19.02,P<0.01),而“血液输注”从0.76%增加到9.79%(χ2=11.14,P<0.01),“输血后处置与评价”从3.03%增加到11.86%(χ2=8.05,P<0.01)。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部门为外科系统(129例,39.57%),且呈现增长趋势(从25.76%上升到48.97%,χ2=17.70,P<0.01),其次为输血科(73例,22.39%),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33.33%下降到14.95%,χ2=15.28,P<0.01)。不良事件主要原因是人员问题,其中与医师有关的人员问题占首位(196例,60.12%),其次为与输血科技师有关的人员问题(49例,15.03%),但呈现下降趋势(从18.18%下降至7.73%,χ2=8.15,P<0.01)。将两年不良事件以输注的血液成分不同而进行分类发现,发生在输注红细胞成分的不良事件报告率最高,分别为2.35%和3.28%。结论 利用《指南》建立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有效开展监测活动,可以提高输血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偏差并进行针对性改进,实现输血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2021年全国部分地区采供血不良事件哨点监测情况分析*
代华友, 刘开强, 刘晓杰, 华敏玉, 黄梅, 邱晓珊, 李莉华, 黄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56-6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0
摘要 ( 189 )   HTML ( 8)   PDF(1167KB) ( 256 )  
目的 分析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开展血液安全监测中采供血不良事件的哨点监测情况,探讨采供血不良事件的数据应用与监测工作改进。方法 对2020~2021年各哨点单位报告的采供血不良事件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0~2021年的采供血不良事件监测中,血站的哨点单位对不良事件有报告的占比分别为38.71%(24/62)和25.61%(21/82),报告数据的要素填写完整性分析结果显示,仅50%(6/12)的要素符合要求。总体报告数据例数分别为440例和295例,经审阅后纳入采供血不良事件分析的数据分别占27.50%(121/440)和50.85%(150/295),其中,不良事件主要的发生环节为献血者征询和血液采集,分别对疑似有健康隐患的3例和4例献血者进行随访后无健康影响,28.93%(35/121)和30.67%(46/150)的血液成分经判断分析为血液质量受影响而被控制。结论 血液安全监测为血站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但采供血不良事件在定义标准、识别处理和数据完整性等方面还需要开展培训并持续优化,以促进血液安全监测工作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一种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刘志新, 吴晓双, 孟炜程, 王斐, 陈要臻, 尹文, 胡兴斌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63-6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1
摘要 ( 194 )   HTML ( 6)   PDF(1405KB) ( 475 )  
目的 本研究拟建立一种小鼠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模型,用于探索预防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干预,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 首先通过交叉配血实验体外验证人和小鼠的血液相合性,然后采用给小鼠静脉输入人O型血浆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模型,通过外周血液常规检测红细胞计数和形态、血清学检测红细胞致敏情况、病理切片染色和生化分析肾脏和肝脏的损伤水平等几方面来验证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在小鼠接受了不相合血浆的输注后出现血尿,其红细胞计数减少,并且形态发生畸形变,红细胞表面检测出不规则抗体,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升高,释放出游离血红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和肝脏,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结论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小鼠模型成功建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上清改善大鼠特应性皮炎的实验研究*
王巧改, 毕利博, 刘素蕊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69-7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2
摘要 ( 198 )   HTML ( 13)   PDF(1332KB) ( 192 )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上清(platelet rich fibrin-releasate,PRF-r)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大鼠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影响,并试图探索其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 SD大鼠42只(含制备PRF-r所需的大鼠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NCB)、糠酸莫米松乳膏组和PRF-r组4组,每组8只。 抽取正常大鼠不抗凝尾静脉血制备PRF-r。通过反复局部应用DNCB在大鼠背部诱导AD。PRF-r组和糠酸莫米松乳膏组从造膜第7天开始连续涂抹10天。对AD部位进行临床皮肤评分。AD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观察皮肤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免疫组化检测AD部位IL-4和IFN-γ的表达。结果 PRF-r显著减轻DNCB诱导的大鼠AD样症状,包括皮炎严重程度,降低了皮炎评分(PRF-r组:1.8±0.27,DNCB模型组:4.9±0.44)。进一步实验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IFN-γ (140.43±8.21) pg/mL和IL-4 (206.63±2.17) pg/mL水平相比,DNCB诱导的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水平明显减少(114.21±6.67) pg/mL,IL-4水平增加(221.71±2.58) pg/mL。糠酸莫米松乳膏和PRF-r治疗后IFN-γ表达提升[(127.83±7.59) pg/mL,(145.66±7.92) pg/mL],IL-4水平回落[(210.45±4.15) pg/mL,(212.26±3.71) pg/mL],趋于正常组水平。免疫组化显示各组AD局部组织中IFN-γ和IL-4的表达与血清中趋势一致。结论 PRF-r可能通过调节Th2型炎症反应和Th1/2细胞因子水平来改善DNCB诱导的大鼠AD。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剂量辐照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梁笑星, 杨璐, 马铭梓, 陈兴慧, 孙莉萍, 郝艳梅, 汪德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75-8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3
摘要 ( 222 )   HTML ( 9)   PDF(2461KB) ( 238 )  
目的 研究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对相同辐照剂量下不同辐照次数处理模式时的辐照敏感性差异,为免疫性疾病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 采集志愿者外周血,分离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用总剂量为300 mGy分别辐照6次(50 mGy/次)、3次(100 mGy/次)、2次(150 mGy/次),每次照射间隔24 h,每个剂量最后一次照射后24 h检测凋亡、增殖、周期、细胞因子。结果 与对照比较,经照射处理后的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在50 mGy/次照射剂量组中CD3-CD56+NK>CD3+T>CD3-CD19+B细胞,细胞因子分泌量呈现上升趋势;100 mGy、150 mGy/次照射剂量组中CD3-CD56+NK>CD3-CD19+B>CD3+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呈现下降趋势。50 mGy、100 mGy和150 mGy/次的X射线照射处理后,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阻滞在G0/G1期。结论 相同剂量不同辐照次数的低剂量辐照诱导凋亡处理模式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呈现不同的辐照敏感性,可抑制部分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阻滞淋巴细胞在G0/G1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氧化应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夏悦昕, 刘志远, 宋文倩, 邵林楠, 梁晓华, 周世航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82-8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4
摘要 ( 267 )   HTML ( 6)   PDF(1381KB) ( 442 )  
目的 筛选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氧化应激相关差异基因,以及关键信号通路,为深入研究DBA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 采用GEO数据库的mRNA表达芯片数据GSE14335,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DB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 从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氧化应激相关基因(OSGs), 利用R语言VennDiagram包获得氧化应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OSGs)。应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对DE-OSGs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构建PPI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基因。结果 筛选出DBA患者和健康对照差异表达基因372个,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基因有40个,其中7个基因表达下调,33个基因表达上调。KEGG富集分析发现,氧化应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的信号通路主要有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等。获得10个核心靶标:IL6、PPARG、CCL2、PTGS2、CXCL8、ICAM1、NFKBIA、EDN1、HMOX1和CXCL1。结论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DBA氧化应激相关关键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可能成为DBA研究的新的靶点,为研究DBA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开灵注射液保存血小板对体外大失血模型的纠正效果*
李洁, 张雪睿, 陈忠如, 陈荣华, 兰炯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88-9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5
摘要 ( 246 )   HTML ( 7)   PDF(1369KB) ( 224 )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保存血小板对体外大失血模型的纠正效果。方法 取机采血小板8(人)份(≥250 mL/份),每份等分成2×125 mL;添加终浓度为1%清开灵注射液约1.25 mL/份作为实验组22℃振荡保存;同时设对照组:取与实验组等量(份)机采血小板,不加清开灵注射液,同样保存条件。采用血液稀释法(全血:生理盐水=1:9)制备体外大失血模型,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检测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对比、研究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FFP)与清开灵注射液保存血小板(简称实验组血小板)或对照组血小板按1:1:1比例对体外大失血模型的纠正效果。结果 血小板保存至1、3、5 d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小板在对相同血样制备的体外大失血模型进行纠正,PLT(×109/L)从19~20分别升至68~72 vs. 57~64(P<0.05),TEG-MA值(mm)由9.6 ~11.4分别升至49.1~58.3 vs. 48.1~55.1(P<0.05),TEG-R值(min)由7.1~8.2降至3.9~4.6 vs. 3.7~4.0(P>0.05);保存7~14 d,实验血小板组:PLT(×109/L)从18纠正至56~62,TEG-MA值(mm)由10.4~12.1纠正至43.3~47.9,TEG-R值(min)由8.2 ~ 8.9纠正至3.6~5.5(P<0.05)。结论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和清开灵注射液保存血小板能够纠正体外大失血模型,提示清开灵注射液保存10 d的血小板具有纠正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输血
140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术中大量输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温普生, 杨媛淇, 彭雪松, 何柏霖, 邓玉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97-10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6
摘要 ( 237 )   HTML ( 12)   PDF(1349KB) ( 246 )  
目的 通过单中心儿童活体肝移植受者资料的总结,分析术中大量输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月~12岁活体肝移植受者140例,100%接受术中红细胞输注,按术中红细胞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70 mL/kg,30/140,21.4%)与非大量输血组(≤70 mL/kg,110/140,78.6%),比较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术前实验室指标及术中相关变量。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两组患儿的体重、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PELD评分)、手术时间、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细胞、APTT、TT、上腹部手术史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利用约登指数确定临界值,发现低体重(<6.35 kg)、高PELD评分(>9.5)、手术时间长(>466.5 min)、上腹部手术史是儿童活体供肝肝移植术大量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四因素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4,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单项预测。结论 儿童活体肝移植术,术前低体重、上腹部手术史、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高的受者更容易需要术中大量输血,手术时间延长会进一步增加大量输血风险;同时术前高白细胞计数、低凝血功能、高胆红素是术中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高严重产后出血血液复苏工作效率的初步探讨*
黄华华, 何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03-10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7
摘要 ( 166 )   HTML ( 6)   PDF(2373KB) ( 188 )  
目的 探讨提高严重产后出血(severe postpartum haemorrhage,SPPH)血液复苏工作的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年间SPPH的的临床资料,观察出血量大、输血量多的产妇的构成比以及输入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浆:血小板(platelets,PLT)的比例等。结果 ①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产后出血(massive life-threatening postpartum Haemorrhage,MLTPPH)、非MLTPPH的构成比分别为11.1%和88.9%;②MLTPPH组存在产后出血(postpartum haemorrhage,PPH)危险因素≥2项的构成比、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发生率及产妇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MLTPPH组(33.3% vs. 6.3% P=0.013,66.7% vs. 1.0% P=0.000,16.7% vs. 0.0% P=0.011);③输注RBC、血浆超过8单位的SPPH分别为11.1%和13.9%;④SPPH输入的RBC(U):血浆(U):PLT(U)≈1:0.9:0.1;⑤按时出院、延期出院及死亡产妇的发生率分别为93.5%、4.6%和1.9%。结论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SPPH血液复苏工作的效率:①对MLTPPH或者是存在PPH危险因素≥2项、合并DIC的SPPH实行宽松的备血策略,备RBC、血浆以8单位以上为宜;②对非MLTPPH或者是存在PPH危险因素<2项、不合并DIC的SPPH实行严格的备血策略,备8单位以下的RBC、血浆,除非她们发展成为MLTPPH;③基于比例的血液成分输注应慎重包括PLT。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红细胞输注阈值*
冯志文, 杨健, 黄伟文, 覃美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07-11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8
摘要 ( 165 )   HTML ( 6)   PDF(1214KB) ( 208 )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IB)采用60 g/L输血阈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诊断为NVUGIB并输注红细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前血红蛋白浓度分为观察组(60 g/L输血阈值组)和对照组(70 g/L阈值组),采用1:2最邻近匹配法进行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观察组成功匹配患者77例,对照组成功匹配12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主要临床结局30天死亡率(6.5% vs. 4.1%,RR=1.234,95%CI 0.657~ 2.317,P=0.684)和30天再出血率(7.8% vs. 11.6%,RR=0.859,95%CI 0.629~1.172,P=0.39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率、红细胞用量、输血前后Hb差值、住院日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输血后血红蛋白浓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为-6.01,95%CI -7.91~-4.12,P<0.001)。结论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NVUGIB患者采用60 g/L阈值输血的预后与70 g/L阈值相近,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研究
单采血浆捐献对铁蓄积风险人群血清铁蛋白水平及铁蓄积率影响的初步分析*
肖光林, 王娅, 黄敬, 陈飞, 李长清, 赵沛喆, 李婉, 陈勇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12-11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19
摘要 ( 197 )   HTML ( 7)   PDF(1441KB) ( 257 )  
目的 铁蓄积与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关,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是铁蓄积风险人群。通过调查该类人群中单采血浆捐献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状况,初步探究单采血浆捐献对两类人群SF水平及铁蓄积率的影响。方法 以纳入与排除标准招募男性及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为调查组,新献浆者为对照组,检测SF,收集可能影响SF水平的潜在因素。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比较重复献浆者与新献浆者SF水平差异。以WHO铁蓄积判定标准筛查铁蓄积献浆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比较重复献浆者与新献浆者铁蓄积概率差异。由于铁蛋白大部分存在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中,另检测受试者Hb水平,探究单采血浆捐献对Hb水平的影响。结果 男性重复献浆者SF为134.78 μg/L (77.57~202.52),新献浆者178.22 μg/L (113.07~269.44)。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SF为73.26 μg/L (41.54~112.22),新献浆者97.26 μg/L (57.94~152.79)。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性重复献浆者SF水平显著低于新献浆者(P<0.001),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SF水平显著低于新献浆者(P=0.001)。男性重复献浆者铁蓄积率为25.36%,新献浆者43.72%。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铁蓄积率为4.00%,新献浆者26.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重复献浆者铁蓄积概率显著低于新献浆者(OR=0.404,95%CI:0.262~0.623,P<0.001),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铁蓄积概率显著低于新献浆者(OR=0.096,95%CI:0.02~0.47,P=0.004)。男性及绝经后女性重复献浆者与新献浆者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采血浆捐献与SF水平和铁蓄积率的降低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关联,其对铁蓄积是否有改善作用还需做进一步因果推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的回顾性研究
赵冬雁, 王林, 汤丁杰, 李可今, 傅奇, 李涛, 马宏伟, 马艳焱, 刘敬闪, 安立, 杨勇毅, 田浩, 李莹, 卢长春, 郭康社, 林妍, 黄文杰, 白林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19-12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20
摘要 ( 145 )   HTML ( 3)   PDF(1730KB) ( 284 )  
目的 对2014~2021年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2021年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每天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平均库存量为2 777.0(1 762.5,4 240.0) U呈逐年递增趋势;发放时红细胞成分血的平均天数为10.2(8.1,14.0)天呈波动递增趋势;从经济分区的角度看,每千人口全血发放量东北地区最高[0.028 8(0.018 8,0.045 7) U],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中部地区最高[16.77(13.39,18.92) U];报告的红细胞成分血过期量的数据中47个(52.2%)数据为0 U。结论 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在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方面存在差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京地区血小板固定捐献者HLA和HPA基因资料库的建立及库容评估分析*
张钰, 叶盛, 芮雪, 蔡杰, 傅强, 何成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27-13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21
摘要 ( 174 )   HTML ( 2)   PDF(1262KB) ( 266 )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血小板固定捐献者HLA-A、-B和HPA-1~6w、10w、15、21w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并进行血小板固定捐献者基因资料库库容评估分析。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南京地区1 059例血小板固定捐献者血液样本进行HLA-A、-B位点和HPA-1~6w、10w、15、21w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HLA单体型频率、HPA组合型频率,并以此为数据基础,评估库容水平。结果 1 059例血小板固定捐献者中共检出HLA-A位点等位基因15个,频率较高的有A*02、A*11、A*24、A*33、A*30;检出HLA-B位点等位基因29个,频率较高的有B*15、B*40、B*13、B*46、B*51、B*58;观察到HLA-A-B单体型共269种,频率>0.01的有22种,其中频率最高的为A*02-B*15和A*30-B*13。HPA-1~6w、10w、15、21w中HPA-1,2,4,5,6w,21w系统以aa基因型为主,HPA-1,4,5,6w,21w均未检出bb纯合子;其中HPA-3和HPA-15具有高杂合度;共检出59种HPA组合,其中频率最高的组合为1aa-2aa-3ab-4aa-5aa-6aa-10aa-15ab-21aa。在本地区所建立的1 059人的基因资料库中,约88.97%的患者能在本库中找到≥1名HLA-A,-B抗原匹配供者。经计算推导得到当血小板供者数为213人时,95%的患者可以找到至少1名HPA-1~6w、10w、15、21w相合的供者。结论 南京地区血小板固定捐献者HLA和HPA基因型分布具有本地区独特的多态性,本研究所建立的1 059人的基因资料库基本可以满足本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寻找HLA和HPA相合供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沙利度胺联合二线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ITP患者的观察性研究*
葛洪峰, 李淑娥, 楚海亮, 杨世礼, 纪晓娟, 丰江舟, 张司琪, 邢明泉, 梁海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33-13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22
摘要 ( 281 )   HTML ( 4)   PDF(1213KB) ( 218 )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二线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1月~2021年3月,将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复发、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 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口服。两组均于治疗12周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2周出血评分、血小板计数(PLT)、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2(IL-2)]、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P<0.05)。治疗12周,两组出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出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PLT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血清TNF-α、IFN-γ和IL-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血清IL-4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二线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IT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年轻血浆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杜亚丽, 张蓉, 王燕菊, 陈丽, 蒋学兵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37-14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23
摘要 ( 243 )   HTML ( 21)   PDF(1414KB) ( 340 )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年轻血浆中的有关成分对于人类寿命、疾病治疗和预防作用已成为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就年轻血液在小鼠中应用后对年老小鼠脑神经、血管、胰腺、肝脏、骨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此为今后年轻血浆在人体中的抗衰老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分献血与骨代谢及骨密度相关性研究进展*
李婉, 王娅, 肖光林, 陈勇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3 (1):  143-14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24
摘要 ( 318 )   HTML ( 9)   PDF(1221KB) ( 307 )  
成分献血是临床用血及血液制品原料的重要来源。长期成分献血导致的电解质水平变化和血液成分丢失,均与骨密度及骨代谢存在相关性。因此成分献血作为一种献血方式是否对骨代谢和骨密度造成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钙平衡、铁代谢、脂代谢这三个方面总结并探讨成分献血与骨代谢及骨密度的相关性及潜在可能机制,以期为保障成分献血者健康安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