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主编: 许戈良

刊期:双月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1-2587

CN 34-1239/R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2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2-20
专家论坛
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的合理应用*
周文宾, 彭明婷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1-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01
摘要 ( 359 )   PDF(1107KB) ( 10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述评
药物性抗体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的探讨*
李翠莹, 范秀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4-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02
摘要 ( 523 )   PDF(1105KB) ( 12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性抗体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专题
微柱凝胶免疫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抗肿瘤药物类抗体的临床应用*
刘娟, 陈柄澔, 卢江敏, 郑飞天, 候杜娟, 孟方园,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7-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03
摘要 ( 573 )   PDF(1182KB) ( 764 )  
目的 检测患者血液中抗肿瘤类药物抗体的产生情况,为临床输血及用药治疗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长期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患者的标本309例,分析抗肿瘤药物抗体产生情况。其中检测卡培他滨类药物抗体157例、曲妥珠单抗类抗体152例。分别将患者血清与包被相应药物的O型试剂红细胞,利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上述两种抗肿瘤类药物的抗体。结果 在检测的309例血清标本中,共有8例血样检测到抗肿瘤类药物抗体,总体检出率约为2.5%。其中曲妥珠单抗3例,检测率为1.9%,卡培他滨5例,检出率约为3%。结论 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后,体内产生了抗卡培他滨、曲妥珠单抗药物相应的抗体。该类抗体可能会导致免疫性溶血、药物治疗无效等多种免疫性不良反应。为提高临床疗效,避免免疫性溶血反应,在临床开展抗药物抗体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药物溶血性贫血的分析
马春娅, 张晓娟, 罗圆圆, 付丽辉, 何春宇, 于洋, 汪德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10-1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04
摘要 ( 968 )   PDF(1015KB) ( 1148 )  
目的 建立针对药物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流程。方法 应用卡式抗人球蛋白法完成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及DAT分型检测,应用药物致敏红细胞方法检测患者血浆内的药物抗体,分析患者的溶血及凝血指标。结果 患者DAT阳性,分型为IgG+C3型,血浆内存在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抗体;患者用药后Hb从122 g/L下降至80 g/L, PLT从90 × 109/L下降至17 × 109/L;LDH从用药前 189.5 μmol/L上升至 347.2 μmol/L,AST 从25.7 U/L上升至63.5 U/L;患者用药后PT从用药前的13.4 s 延长到20.9 s,APTT从35.8 s 最长延长到56.6 s,INR从1.19 延长到1.8。结论 患者因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发生针对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导致药物溶血性贫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福平致溶血性贫血合并急性肾损伤1例
郭欢, 张蕾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13-1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05
摘要 ( 684 )   PDF(1160KB) ( 1280 )  
目的 探讨利福平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l例利福平致免疫性溶血贫血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应用利福平后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急型肾衰竭和肝功能异常。停用抗结核药物,完善溶血性贫血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给予相应治疗,血红蛋白、肾功能逐步恢复正常。结论 利福平可导致免疫复合物型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曾使用过利福平者再次使用时应谨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抗体血清学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沈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15-1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06
摘要 ( 419 )   PDF(1123KB) ( 857 )  
药物的临床应用中,在减轻患者病情、症状的同时,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部分免疫反应会造成溶血性贫血。常规的输血实验室一般较重视血型相关的血清学实验,而对药物相关的血清学实验缺乏经验。本文介绍了药物抗体的检出技术及应用,为临床输血实验室在输血前检测过程中,药物引起的血清学实验结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输血
白膜法手工制备血小板与机制血小板的质量分析*
邓莉, 余利华, 杨冬燕, 邱本慧, 马姗姗, 骆展鹏, 彭楷, 何大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18-2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07
摘要 ( 668 )   PDF(1141KB) ( 1243 )  
目的 比较手工分离及机器分离两种方法制备血小板的相关质量指标。方法 对来源于街头采集的400 ml全血60袋,分别采用机器及手工分离白膜层,比较两种制备方法的白膜层血小板回收率、终产品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产品容量。结果 机器分离血小板白膜层的血小板回收率及产品血小板回收率均高于手工分离制备(P<0.05)。两种制备方法的红细胞混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分离血小板终产品容量变异系数高于机器制备血小板(P<0.05)。结论 机器制备浓缩血小板所收集的血小板回收率及容量均优于手工制备血小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中人细小病毒B19抗原、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李鹏, 郭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20-2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08
摘要 ( 602 )   PDF(1182KB) ( 685 )  
目的 检测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中人细小病毒(human parvovirus,HPV) B19抗原和抗体,评估临床输注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2月5日~4月30日制备的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1 056袋,采用ELISA法检测 HPV B19抗原和抗体;将HPV B19抗体阳性血浆按献血者性别、年龄、血型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1 056袋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HPV B19抗原均为阴性,IgG和IgM抗体总阳性率为20.5%(216/1 056)、IgG抗体阳性率为19.5%(206/1 056)、IgM抗体阳性率为4.9%(52/1 056),不同来源献血者制备的血浆HPV B19抗体阳性率有差异,随年龄增加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献血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型和AB型抗体阳性率较高,B型和O型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 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中HPV B19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临床输注血浆感染HPV B19的风险不高,但对于免疫缺陷等特殊受血者应引起重视,建议进行输血前HPV B19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HCV反应性献血者淘汰与归队模式的探讨*
刘颖, 邓雪莲, 周磊, 梁晓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23-2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09
摘要 ( 625 )   PDF(1580KB) ( 756 )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在常规开展酶免和核酸检测的同时联合电化学作为补充实验,用于抗-HCV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方案。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大连地区无偿献血的血液筛查结果为抗-HCV反应性的献血者,采用酶免、核酸和电化学联合实验的追踪检测,对回召次数和回召时间间隔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 期间筛查标本共计192 065份,抗-HCV ELISA反应性献血者679例(0.35%),确定拟跟踪503例(74.1%),成功追踪77例(11.3%),在多次电化学和核酸检测结果都无反应性的前提下,献血后追踪的不同时间间隔及不同次数的酶免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P=0.353),因此选择假阳性率较低的2次和大于3个月作为暂定的回召次数和首次回召时间间隔。结论 在现有的检测模式下,血液筛查的检测技术手段很难避免因试剂、生物学等原因造成假阳性反应的发生,为保护珍贵的献血资源,促进献血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抗-HCV反应性献血者的淘汰与归队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胶体透明敷料在单采血小板者皮下淤血中的应用
释艳华, 谷小燕, 谢华琴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28-3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0
摘要 ( 624 )   PDF(1179KB) ( 973 )  
目的 观察水胶体透明敷料应用于单采血小板皮下瘀血者促进瘀血消退及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站无偿捐献血小板出现皮下瘀血者44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4人次和观察组223人次,对照组采用热敷护理针眼,观察组采用水胶体透明敷料护理针眼,比较两组献血者D0、D3、D5、D7、D9皮下瘀血直径、皮下瘀血消退时间、穿刺局部疼痛程度、针眼感染发生率、针眼护理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皮下瘀血直径、皮下瘀血消退时间、针眼护理依从率及穿刺局部护理后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水胶体透明敷料可有效预防针眼感染。结论 水胶体透明敷料用于单采后皮下瘀血,可促进皮下瘀血的消散吸收、减轻局部疼痛,提高献血者针眼护理的依从性,预防穿刺部位感染率,值得采供血机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2015年河北省血液中心献血者血型检测结果分析*
张慧贤, 王艳彬, 韩卫, 陈志华, 杨晓华, 赵倩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31-3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1
摘要 ( 567 )   PDF(1181KB) ( 760 )  
目的 了解河北省血液中心常规血型及疑难血型的检测情况。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342 145例献血者血型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ABO血型及RhD常规血型检测结果,正反不符、O细胞凝集以及RhD阴性标本的鉴定结果。结果 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检测结果为B(34.78%)> O(30.59%)>A(25.00%)>AB(9.62%);初筛出2 025例RhD阴性血,经确认为RhD阴性1 888例(93.23%)、D变异型137例(6.77%);经鉴定127例疑难血型包括:抗体减弱/缺失67例,抗原减弱8例,亚型31例,不规则抗体16例,冷凝集4例,自身抗体1例。结论 分析血型检测情况,对合理安排无偿献血招募计划及规范献血者血型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龙岩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乙肝DNA阳性情况分析
谢丽鸯, 黃莉娜, 黃丽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33-3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2
摘要 ( 497 )   PDF(1178KB) ( 705 )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龙岩市中心血站不同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分布情况,为发动低危无偿献血者献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5年来龙岩市中心血站不同无偿献血者HBV DNA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愿献血人群和团体献血人群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0.22%和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9,P<; 0.05),团体是自愿的2倍,团体献血人群HBV DNA阳性率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0.12%上升到2016年的0.87%。女性和男性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0.15%和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P<; 0.05),男性是女性的2倍。不同年龄分布的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也存在差异(χ2=19.42,P<; 0.05),41岁以上献血者阳性率较高,18~30岁献血者阳性率较低。不同献血次数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5.87,P<; 0.05),初次比2次及≥; 3次献血人群HBV DNA阳性率高,LSD-t值分别为2.16和3.08P<; 0.05,但2次和≥; 3次献血人群HBV DNA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93,P>; 0.05)。结论 自愿献血、女性、18~30岁、重复献血者是HBV DNA阳性率较低的人群,且随着献血者HBV DNA检测应用于血液规范化筛查,多次献血人群HBV DNA阳性率逐渐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输血产生红细胞不规则抗体36例的回顾性分析
王文婷, 谢霞, 崔颖, 杨世明, 穆士杰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36-3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3
摘要 ( 619 )   PDF(1158KB) ( 1022 )  
目的 统计分析本院患者因输血产生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用血情况,探寻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血的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22 306例输血患者资料,统计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试验结果,分析输血产生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几率及特异性。结果 22 306例输血患者中,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22 215例,输血后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41例,阳性率0.18%(41/22 215)。其中36例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检出Rh系统抗体29例,占80.56%;Lewis系统5例,占13.88%;Kidd系统2例,占5.56%。36例患者中,有14例因输注红细胞类血液成分产生不规则抗体,有4例单独输注冰冻血浆或单采血小板产生不规则抗体,有18例输注含红细胞的多种血液成分产生不规则抗体。结论 输血前对受血者、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Rh抗原检测,给予不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异体血液,可大幅降低因输血产生的不规则抗体,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连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
高勇, 王黎, 马杰, 范亚欣, 梁晓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39-4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4
摘要 ( 552 )   PDF(1192KB) ( 700 )  
目的 分析大连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街头和团体献血人次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制订和改进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唐山启奥软件信息管理系统,以2011~2015年在大连市血液中心献血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无偿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街头和团体献血人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大连地区献血人数逐年增加,男性献血者始终多于女性,且男女献血比例差距进一步拉大(63.2% VS 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献血者平均年龄增加2.5岁(P<0.01)。在2011~2015年,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49.2% VS 38.7%,P<0.01);>25~35岁年龄段献血者比例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6.1% VS 25.9%,P>0.05);>35~45 岁和>45 岁2个年龄段献血者比例均逐渐升高(17.2% VS 21.6%,P<0.01;7.5% VS 13.8%,P<0.01)。街头献血者比例逐年下降(82.4% VS 72.8%,P<0.01),团体献血者比例逐年上升(17.6% VS 27.2%,P<0.01)。结论 大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街头和团体献血人次的分布,有其自身特点,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变化。应根据无偿献血人群的特征,加强对不同群体的宣传教育,制定合理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筛查中1例低浓度HIV窗口期标本的检测
金一鸣, 方志红, 陆荣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42-4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5
摘要 ( 779 )   PDF(1170KB) ( 1460 )  
目的 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1例低浓度HIV RNA窗口期献血者的感染状态。方法 对血清学ELISA检测结果合格的献血者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发现1例低浓度HIV窗口期标本,利用定性、定量核酸检测(NAT)方法,对该献血者不同时期的血液标本进行HI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献血者首次献血标本检测结果为血清学ELISA检测阴性,核酸定性试验为反应性,随后进行的核酸定量试验小于20拷贝/ml;对随访后采集的标本进行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最终确认为血清学转阳。结论 该献血者是1例病毒载量极低的HIV窗口期献血者,NAT与ELISA检测结合能进一步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话保留成功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特征分析
李军, 程丹凤, 杨茜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45-4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6
摘要 ( 527 )   PDF(1111KB) ( 731 )  
目的 分析电话保留成功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部分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单采血小板保留策略奠定科学的依据。 方法 收集最近1年内有至少1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记录、无献血不良反应记录、献血后血液检测结果为合格且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部分资料,通过拨打电话号码进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 结果 通过拨打电话号码联系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共计1 160人次,有效保留献血者共计652人次,成功率为56.21%。其中,男女成功率分别为59.48%和45.35%;18~25周岁成功率为50%,26~35周岁为61.89%,36~45周岁为54.77%,46~55周岁为57.85%,56~60周岁为75%。 结论 近1年内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保留率高,有利于建立起一支固定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队伍,确保临床安全充足的血液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核酸系统在无偿献血检测中的性能比较
陈秀兰, 李振, 吴洁, 黄慧, 潘洁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47-5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7
摘要 ( 637 )   PDF(1188KB) ( 870 )  
目的 分析比较科华、达安两套核酸筛查系统的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能力。方法 运用科华、达安核酸系统对经过ELISA法检测合格的56 703例血液标本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室间质评核酸标本进行检测,对其有效拆分率和核酸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科华核酸筛查系统共检测31 497例,混检阳性pool数35个,经拆分阳性pool数23个,阳性标本为26例,有效拆分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71%、0.08%。达安系统共检测25 206例,混检阳性pool数58个,经拆分阳性pool数30个,阳性标本为34例,有效拆分率、标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72%、0.135%。10例NCCL标本全部正确检出。结论 科华、达安筛查系统均能在酶免阴性标本中检出核酸阳性标本,在检测能力上各有优势,均能较好的胜任日常的核酸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偿献血者中ALT异常人群生活方式调查
付恒, 杨金本, 杨君青, 计静文, 苏英姿, 曾凤芹, 齐村生, 王云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51-5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8
摘要 ( 462 )   PDF(1131KB) ( 1025 )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者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知识及预防措施的认知度,积极探索无偿献血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减少因ALT造成无偿献血者无法献血及血液报废现象,为今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秦皇岛市参加无偿献血单纯ALT≥; 40的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3个采血点,每个采血点随机抽取单纯ALT≥; 40的无偿献血者100例,共计300例。结果 在300例被调查者中ALT短期增高(1个月内恢复正常)56例,占18.7%;ALT长期增高214例,占71.3%;身体质量指数(BMI)>24的196例,占65.3%;BMI正常者104例,占34.7%;生活不规律120例,占40.0%。有高糖饮食习惯者占74.7%、高脂饮食习惯者占68.0%、喜欢吃烧烤油炸食品者占82.7%、经常饮酒者(平均周摄入酒精量1000 g以上)占32%;工作紧张或无规律者占40.0%。大部分被调查者知道运动和良好饮食及生活习惯对降低ALT的重要性。能自觉坚持锻炼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仅有34.7%,不经常运动者占76%。结论 多数无偿献血者是在献血体检时才发现,且多数ALT升高是由于脂肪肝引起,同时伴随高脂血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无偿献血者的健康水平、提高公民献血率,有效发挥血站健康教育的职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量和参考范围的制定
刘艳芳, 黄春萍, 巫玲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52-5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19
摘要 ( 1168 )   PDF(1135KB) ( 1496 )  
目的 根据本地健康人群血细胞比容的参考范围、采血袋、离心条件和分离血浆的方法等因素,制定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量和参考范围,为临床输血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抽样1 U悬浮红细胞236袋,1.5 U悬浮红细胞303袋,2 U悬浮红细胞273袋,称其重量,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实际血液容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量,来源于200 ml全血:(160.64±; 16.06) ml ;来源于300 ml全血:(233.09±; 23.31)ml;来源于400 ml全血:(318.80±; 31.88)ml。悬浮红细胞容量参考范围,来源于200 ml全血:(161.64±; 18.48)ml;来源于300 ml全血:(233.09±; 31.16) ml;来源于400 ml全血:(318.80±; 33.40) ml。 结论 标示量建议标示在血袋标签上,建议临床输血需要精确记录液体出入量的患者,对输血前悬浮红细胞容量进行称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范围作为内控标准,有效控制悬浮红细胞容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
RBP联合尿液蛋白检测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预后的评估*
徐磊霞, 许琴, 曹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54-5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0
摘要 ( 640 )   PDF(1176KB) ( 629 )  
目的 分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及预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RBP、α1-MG以及mALB,分析以上指标在患者肾脏功能损害及预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RBP、α1-MG以及mALB水平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2 5、9.361 4、11.241 6,P<0.05);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RBP、α1-MG及mALB水平明显高于病情缓慢或无进展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5 4、8.635 4、10.524 1,P<0.05),RBP、α1-MG以及mALB水平变化和患者预后效果成正比;和三项指标单独检测评估相比,RBP、α1-MG以及mALB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明显偏高。结论 RBP、α1-MG以及mALB三项指标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以及预后效果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临床评估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李勇, 黄露萍, 晏坤, 任碧琼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57-6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1
摘要 ( 562 )   PDF(1153KB) ( 1039 )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 46 株 CRE,用改良 Hodge 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用 Vitek 2 Compact 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按CLSI 2012 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用 WHONET 5.6 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46 株 CRE 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 82.61%;感染者主要来自 ICU,占 50.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9.57%;其中38 株改良 Hodge 试验阳性。分析近2年的CRE菌株耐药性,发现46株CRE中有9株泛耐药,泛耐药率达19.6%,且均出现在最近1年,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在70%~100%。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集到的CRE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2015年9月~2016年9月的CRE菌株大大升高(由原来的19.0%、23.8%和23.8%分别升高至88.0%、96.0%和96.0%),而对复方新诺明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略有降低(由原来的85. 7%和100.0%分别降至65.8%和80.0%)。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相对集中,且呈多重耐药趋势,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以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良妊娠结局与TORCH感染相关性的临床探析*
许婷姝, 李娜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61-6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2
摘要 ( 460 )   PDF(1192KB) ( 808 )  
目的 探究不良妊娠结局与TORCH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来本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1 892例,对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按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1 788例、不良妊娠组104例。对两组孕妇TORCH感染情况和孕妇脐血TORCH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孕妇中共35例TORCH-IgM检测阳性,占1.85%(35/1 892);而不良妊娠组TORCH-IgM检测阳性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妇中,共22例TORCH-IgG检测阳性,占1.16%(22/1 892);而不良妊娠组TORCH-IgG检测阳性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妇中,共293例进行脐血诊断,9例TORCH-IgM检测阳性,占3.07%(9/293);而不良妊娠组TORCH-IgM检测阳性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妇中,共293例进行脐血诊断,5例TORCH-IgG检测阳性,占1.71%(5/293);而不良妊娠组TORCH-IgG检测阳性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与TORCH感染具有相关性,而孕妇及新生儿体内均有发生TORCH感染的可能性,临床应将TORCH检查作为常规产前检查项目,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龙吴坚, 李昭祺, 钟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64-6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3
摘要 ( 637 )   PDF(1245KB) ( 816 )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本院进行介入治疗的56例患者为治疗组,检测治疗前后高脂血症及血清Hey等指标,并与6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术前的血压、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及Hcy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Hcy水平低于术前Hcy水平,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是引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水平下降,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有助于了解心肌梗死的病情及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201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
金亮, 李达, 王勇雁, 陈丹丹, 刘辉, 郝殿晋, 陈宏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68-7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4
摘要 ( 601 )   PDF(1135KB) ( 928 )  
目的 对2012~2016年医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肺炎链球菌(SP)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调查,为医院感染监控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医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的变迁趋势。结果 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8 966株,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 697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623株,占36.71%,肺炎链球菌353株,分离率为1.86%。标本来源主要有痰液、分泌物和全血;感染科室主要以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儿科、老年病科、骨科多见。5年来SA的分离率及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连续缓慢下降趋势,但MRSA检出率无明显变化。SP药敏结果显示: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耐药菌株,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2012~2016年药敏结果有一定的波动。结论 院SA院感控制较好,但分离的SP耐药情况总体不乐观,临床经验用药时需考虑本院的具体情况,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MB、Fib表达与意义*
李硕, 梁晴, 翟秀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73-7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5
摘要 ( 581 )   PDF(1141KB) ( 819 )  
目的 分析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12月就诊的120例ACS患者(ACS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cTnI、CK-MB及Fib含量差异。同时以ACS的疾病类型,将ACS患者分为由7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成的UA组,由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成的AMI组。分析两组间cTnI、CK-MB及Fib含量差异。此外,对ACS患者cTnI、CK-MB及Fib含量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CS组cTnI、CK-MB及Fib含量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MI组cTnI、CK-MB及Fib含量均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TnI、CK-MB及Fib含量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均呈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ACS发生后cTnI、CK-MB及Fib含量均可明显升高,同时cTnI、CK-MB及Fib含量与ACS严重程度呈正向直线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XH800红细胞新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
田民杰, 李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76-7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6
摘要 ( 856 )   PDF(1180KB) ( 1043 )  
目的 建立健康人群的低血红蛋白密度(low hemoglobin density,LHD)和小红细胞贫血因子(microcytic anemia factor,MAF)的正常参考区间,研究两参数在诊断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80例健康体检人群,其中男性90例,女性90例;54例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患者,50例非缺铁性贫血患者。方法应用UniCel®DxH 800血液分析系统进行血常规检测,根据分析参数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erythrocyte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计算参数LHD和MAF。结果 健康对照组LHD均值为2.11%,95%可信区间为0.65%~3.79%。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P<0.01);MAF均值为130,95%可信区间为111.35~146.19。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4,P<0.01)。IDA组LHD明显升高,均值26.1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P<0.01),与非缺铁性贫血患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1);MAF明显降低,均值78.88,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0,P<0.01),与非缺铁性贫血患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LHD取4.09%、MAF取109.9为CUT-OFF值时,诊断IDA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都比MCHC提高,MAF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好。结论 建立江宁区LHD和MAF参考范围,LHD、MAF检测对于IDA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LR、PLR、RDW在感染性休克诊断、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陈伟, 刘艳, 刘金菊, 戴小辉, 肖小红, 肖扬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79-8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7
摘要 ( 666 )   PDF(1215KB) ( 653 )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动态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155例(其中死亡组76例、治愈组79例),同期以健康体检人群155例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WBC、RDW、PLR及NLR之间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效率及其与PCT的相关性。比较死亡组与治愈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各指标与患者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PCT、WBC、RDW、PLR、NLR在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LR以4.68为诊断临界值,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1% 和95.5%。PLR以14.62为诊断临界值,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3% 和66.4%。PCT与NLR、PLR呈正相关(r=0.884,0.599)。感染性休克病例组中死亡率为49.03%,死亡组与治愈组比较PCT、RDW有差异。患者结局与PCT、RDW呈负相关(r=-0.165,-0.449)。不同时间段患者的PCT、WBC、PLR、NLR有差异,且PCT与NLR、PLR在不同时间段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NLR、PLR与PCT呈明显正相关,可用于辅助诊断及动态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RDW与患者结局呈明显负相关,对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经鼻腔取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与药敏分析
孔昌盛, 陈俊, 邹晓艳, 朱玲娜, 孙承谋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83-8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8
摘要 ( 610 )   PDF(1146KB) ( 937 )  
目的 通过小儿经鼻腔取痰后的细菌培养结果,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指导儿科医师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6月本院儿科病区经鼻腔取痰样本5 795例的细菌培养结果,并用WHONET 5.6软件统计药敏结果。结果 5 795例痰标本共培养病原菌2 535株,A类、B类、C类标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29%、36.75%、18.32%,检出率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卡他莫拉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非敏感率最高,为40.93%,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6.22%;未检出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9.49%;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为36.02%,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0.65%;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结论 经鼻腔取痰细菌培养未受到口腔菌群的干扰,其结果准确、阳性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细菌的产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段秀群, 尹良琼, 龚国富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87-8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29
摘要 ( 752 )   PDF(1165KB) ( 2172 )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干预。方法 选取来本院产检的孕妇552例,分成两组,在医生指导下干预性治疗270例为干预组,未经干预282例为未干预组。两组均在早、中、晚期监测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和血常规。结果 两组妊娠早期贫血3项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晚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贫血发生率和妊娠高血压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孕早期与孕中期的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干预组孕早期和孕中期贫血3项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在妊娠期间应监测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性治疗,对孕妇保健及优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群链球菌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李金丽, 宋晓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89-9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30
摘要 ( 1095 )   PDF(1136KB) ( 1463 )  
目的 选择一种快速检测GBS菌的实验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以细菌培养法为标准方法,对752例阴道棉拭子进行培养鉴定,同时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原理的B群链球菌免疫层析法为实验方法,分析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特异性、Kappa值,根据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为98.21%,特异性为93.75%,诊断符合率94.4%,Kappa=0.807。结论 免疫层析法对GBS检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诊断符合率较高,且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GBS菌的筛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探讨微柱凝胶法反定型弱凝集的处置措施
陈兰兰, 张燕华, 张嘉洪, 李天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92-9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31
摘要 ( 509 )   PDF(1182KB) ( 19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离心参数对冰冻红细胞解冻时游离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
卢珍萍, 吴宪彬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95-9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32
摘要 ( 487 )   PDF(1091KB) ( 5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管理
北海市中心血站卫生技术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卞璐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96-9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33
摘要 ( 518 )   PDF(1218KB) ( 1041 )  
目的 调查和分析北海市中心血站卫生技术人才流失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最大限度减少人才流失对采供血工作发展造成的影响,保证采供血机构人才队伍的稳定。方法 统计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北海市中心血站卫生技术人员流失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对人员的辞职原因和去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海市中心血站卫生技术人才流失平均4人/年,年流失率4%~10%,流失人才以本科学历、临床和护理专业、非编制人员为主,流失原因主要是对薪酬福利不满意,大多流向高级别医疗机构或经济发达地区。结论 北海市中心血站卫生技术人员流失问题突出,影响到采供血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对人员流失原因分析,有必要制定并采取相关对策,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稳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动态
核黄素和紫外线光化学法处理血浆制品中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灭活效果观察
魏静, 路志浩, 宋奎良, 董国明摘译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99-9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34
摘要 ( 298 )   PDF(1095KB) ( 5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临床输血策略进展
陈佳, 余泽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100-10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35
摘要 ( 548 )   PDF(1196KB) ( 1434 )  
在血液资源稀缺和输血相关风险前提下,采用科学、合理、节约型输血策略,减少不必要输血是节约血液资源、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降低经血传播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随着医学进步,新研究的进展,许多专家指出限制性输血能够节约血液资源而不增加死亡率的发生,优于开放性输血策略;相比传统输血策略而言,个体化输血策略将患者病情量化,使输血治疗合理性大大提高,是近几年研究热点;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等单病种输血,由于疾病的特殊性,需要高度重视单病种输血,逐步优化完善输血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肿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李红霞, 韩志强, 钟海燕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106-10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36
摘要 ( 396 )   PDF(1123KB) ( 894 )  
输血是手术患者常见的辅助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自体输血和同种异体血输注。肿瘤患者由于血供更为丰富,手术中极易发生大失血,需要及时输血纠正循环变化,改善机体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异体输血对肿瘤患者的预后是不利的。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自体血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优势开始显现,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体输血应用于肿瘤手术中更能使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P主要膜蛋白研究及梅毒实验检测方法应用进展
胡晓玉, 吴学忠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1):  108-11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1.037
摘要 ( 480 )   PDF(1147KB) ( 1233 )  
梅毒是由梅毒苍白密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梅毒临床表现多样,特别是隐性梅毒感染者可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其检测主要在实验室中完成。梅毒实验室检测包括病原体检查、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试验等。梅毒主要膜蛋白及其应用已有诸多报道。本文现对梅毒病原体主要膜蛋白及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