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2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4-20
Select
血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运行中的问题及思考*
鲍晶晶, 董瑞萍, 韩文平, 李燕, 张立波, 张春, 王婷, 傅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173-17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04
2018年1月1日起,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正式实行备案管理,不仅搭建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和企业间的桥梁,同时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工作的运行和改进提供了方向与方法。本文立足于国内血站推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重要性,分析讨论血站在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对比国外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经验,为其他即将建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的血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丹参酮ⅡA抑制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陈鑫, 邵小宝, 薛昌雯, 周琳, 朱培元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187-19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06
目的 探究丹参酮IIA(Tan ⅡA)抗血小板作用以及抑制人血小板与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Tan ⅡA(10、20、40 μmol/L)处理健康志愿者全血或血小板,通过血栓弹力图试验(TEG)检测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PAC-1表达率,黏附试验检测Tan ⅡA处理后血小板与HCT116细胞的黏附情况,划痕试验检测Tan ⅡA处理后血小板对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TEG结果表明,Tan II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低浓度Tan ⅡA处理就能获得较好的ADP抑制率,为(73.48±19.63)%,高浓度Tan ⅡA才能获得较好的AA抑制率,为(78.20±18.58)%。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an ⅡA可以呈浓度依赖抑制凝血酶或ADP诱导的血小板表面CD62P、PAC-1表达(P<0.05)。黏附试验结果证实,Tan ⅡA能显著抑制凝血酶或ADP激活血小板与HCT116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抑制能力与Tan ⅡA浓度呈正相关。划痕试验结果发现,活化血小板可促进HCT116细胞迁移,采用低浓度(10 μmol/L)Tan ⅡA处理血小板就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结论 Tan ⅡA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进而抑制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红景天苷用于单采血小板保存的研究*
谢慧晗, 邵小宝, 陈鑫, 周琳, 朱培元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196-20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07
目的 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形态、代谢及活化等影响。方法 将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的每份单采血小板均分为5袋,空白对照组(A组)不做任何添加,另外4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Sal溶液,终浓度为5 μmol/L(B组)、25 μmol/L(C组)、40 μmol/L(D组)和50 μmol/L(E组),(22±2)℃振荡保存,分别在保存的第1、3、5、7、10、14天抽样,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血气生化检测、血栓弹力图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和sCD40L浓度检测。结果 各组单采血小板的血小板计数随保存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保存前10 d内无显著变化,14 d时均显著增大(P<0.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随保存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在相同保存时间,各组之间单采血小板计数、MPV、PDW值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组单采血小板保存7 d内的pH值明显降低(P<0.05),LAC值不断升高(P<0.05),保存14 d的GLU值明显降低(P<0.05)。保存10天内,各组单采血小板的TEG MA值无明显差异,第14天明显低于第1、3、5、7、10天(P<0.05)。保存期间各组单采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不断升高,均在第10天达峰值(P<0.05),第14天下降(P>0.05);在保存第5天和第7天,各实验组与A组相比CD62P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保存前期,各组血小板sCD40L浓度逐渐升高,第5天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第14天达最低值,与第3天、第5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相同保存时间,各组间sCD40L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单采血小板中添加Sal并不影响血小板正常功能,但可以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可能有助于减轻血小板储存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银杏内酯B抑制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薛昌雯, 邵小宝, 陈鑫, 周琳, 朱培元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205-21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08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基于该抑制作用对血小板和肠癌HCT-116细胞间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GB(5、15、30 μmol/L)处理健康志愿者全血或血小板,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检测GB对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途径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B对凝血酶和ADP激活血小板后CD62P和PAC-1表达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试验观察GB对血小板与HCT-116细胞作用24、48 h后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细胞黏附试验观察GB对血小板与HCT-116细胞黏附情况的影响。结果 (1)TEG试验结果显示,随着GB浓度增加,AA抑制率均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P<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P抑制率均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凝血酶和ADP激活血小板后药物组的CD62P与PAC-1阳性率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01),凝血酶激活途径的药物5 μmol/L组的PAC-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P激活途径的药物5 μmol/L组的CD62P阳性率、5 μmol/L和15 μmol/L组的PAC-1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划痕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药物组的24、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较凝血酶组与ADP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 μmol/L组的24、48 h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5 μmol/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0 μmol/L组迁移率低于15 μmol/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黏附试验结果显示,活化的血小板可增强其与肿瘤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但药物组各组的黏附率均低于阳性组,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黏附率随之降低。结论 GB可通过AA途径及ADP途径抑制血小板活化,进而抑制血小板与HCT-116肿瘤细胞的黏附以及血小板促肿瘤细胞迁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桃红四物汤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
严美玲, 朱培元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213-22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09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桃红四物汤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桃红四物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OMIM、TTD等数据库获得与血小板活化相关的靶点;其次利用Venny图将桃红四物汤中有效成分对应靶点基因与血小板活化靶点基因相映射,筛选两者之间的共有靶点,借助STRING平台及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交集基因蛋白互作(PPI)网络图;然后利用基因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数据库(David)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微生信云平台对富集结果可视化;最后借助AutoDock Tools软件对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桃红四物汤中的重要成分及其作用于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重要靶点,为后续对核心成分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进行实验验证提供重要依据。结果 按照一定条件共筛选出69个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及2 175个血小板活化的靶点,去除重复后获得44个桃红四物汤作用于血小板活化的有效成分和154个关键交集靶点,利用PPI网络分析及相关文献最终获得5个关键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1(AKTI)、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COX1)、Ⅰ型胶原蛋白α1(COL1A1)、Ⅲ型胶原蛋白α1(COL3A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 γ(PIK3CG/PI3K);通过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桃红四物汤作用于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迁移的正调控、血小板聚集、血小板α颗粒释放、整合素结合等生物学过程,调控血小板活化、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等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的5个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间存在分子结合位点且结合能较强,均小于-5 kcal/mol。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桃红四物汤抑制血小板活化的过程中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多靶点和多通路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体外模拟加压输血对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的研究*
范瑞, 封春雨, 王雨婧, 尚玮玮, 唐文飞, 马海梅, 张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223-22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10
目的 探讨不同压力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研制加压输血装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将25袋悬浮红细胞随机等分成5组,分别施加10、20、30、40和50 Kpa压力,实时记录血流速度;施压前后分别留取部分血样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标(RBC、HGB、HCT、MCV、MCH、MCHC)变化情况,测定血浆中钾离子、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并用电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从而评价不同压力对血液质量的影响。结果 加压可显著提高输血速度。在不同压力下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与K+ 、IBIL、LDH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游离血红蛋白与溶血率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电镜下观察随着压力升高出现少量异形红细胞,胞膜电子密度有差异,网状结构破坏,网眼不均匀。结论 在50 Kpa范围内加压对红细胞损伤影响不大,血液质量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Rh血型转变研究*
童欣欣, 钟明璐, 黄慧瑛, 邓晖, 黄建云,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230-23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11
目的 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 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O血型、Rh血型,统计分析并比较ABO、Rh血型抗原转变与时间。结果 排除红细胞输注的影响,58例HSCT患者Rh血型抗原C、c、E、e完全转变为供者的Rh血型抗原所需时间为(57.81±8.99) d,患者的年龄和血液病种类影响Rh血型抗原转换时间,性别、移植方式和供受者ABO血型相合性对Rh抗原转变时间无影响。移植后第3周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少量供者红细胞,第4周开始检测到混和嵌合状态,第7~10周Rh血型抗原完全转变。此外,比较25例供、受者ABO血型和Rh血型均不相同的HSCT患者的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和ABO血型转变时间,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较ABO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定期检测HSCT患者移植后Rh血型抗原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移植效果的指标之一,对HSCT患者移植后输注Rh血型相容性的红细胞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江西南昌地区16例B(A)表型个体的血清学特征和基因型分析*
徐晶, 舒轶, 杜忻, 徐晓琴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239-24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13
目的 探讨江西南昌地区B(A)型个体的血清学特征和基因型。方法 收集日常工作中表型为AwB或AB型,但正反血型不一致且高度疑似B(A)型的血液样本16例及1例先证者的家系样本,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复检;通过对ABO基因6和7外显子测序确定样本的ABO基因型;通过吸收和放散实验,探究B(A)型样本对人源抗A的反应情况。结果 16例血液样本ABO正定型为AwB,血清中存在抗-A。10例样本基因分型为ABO*BA.04,6例样本为ABO*BA.02。吸收放散实验的6例样本中,4例基因型为ABO*BA.04的血样吸收和放散实验均为阴性、2例基因型为ABO*BA.02的血样吸收和放散人源抗-A呈弱阳性。先证者家系调查表明其ABO*BA.04等位基因来自其父亲,并遗传给其儿子。结论 B(A)型个体血清学常表现为AwB的特征,且正反定型不一致,建议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不同型别B(A)型个体,其细胞表面的A抗原与人源抗-A的反应能力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25家地级市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影响分析*
葛晓芹, 付恒, 胡官林, 曹彩霞, 杨维涛, 王振兴, 周国琼, 付竹筠, 孙婧雯, 沈有华, 燕锋, 鲍琳, 林富文, 李丽, 王泽颖, 冯兰洁, 周竞, 康美艳, 张剑, 刘保霞, 汤文隽, 郭萍莉, 李浩,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244-25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14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国内25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全血制备的成分血供应情况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2022年国内25家中心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和冰冻血浆的发放数据,根据新冠疫情发生时间(2019年底),将发放数据分为两组,2017年、2018年、2019年为非新冠疫情组(简称非疫情组),2020年、2021年、2022年为新冠疫情组(简称疫情组)。结果 2017—2022年,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波动增长,2022年>2021年>2019年>2020年>2018年>2017年,2020年较2019年下降19 724.12 U,呈负增长(-1.43%),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增,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冷沉淀凝血因子发放量基本呈逐年递增,2021年>2022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22年较2021年下降6 303.72 U,呈负增长(-1.54%),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2020—2022年,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发放量呈波动增长;年度同比增长率2021年呈负增长,2022年呈正增长;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调剂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结论 国内25家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情况地区差异大,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程度亦不同,总体上对2020年的供应能力影响最显著,血液调剂是新冠疫情期间保证血液供应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血型CD36基因在泛癌中的综合分析
周仁龙, 李凌波, 闫岩, 唐丹丹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251-26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15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血型CD36基因在人类恶性肿瘤的表达及其与预后、临床分期和免疫浸润的关系,阐明其对肿瘤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运用UALCAN数据库分析CD36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表达差异;运用GEPIA数据库分析CD36表达与泛癌分期之间的关系;运用SangerBox数据库分析CD36表达与泛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分析泛癌中CD36蛋白表达与免疫浸润及TMB、MSI等的相关性,运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CD36上下游相关的蛋白。结果 研究显示CD36基因在9种肿瘤中观察到了显著上调(P<0.05),18种肿瘤中观察到了显著下调(P<0.05),CD36表达的高低与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的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CD36在不同的肿瘤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CD36基因在39个癌种中表达与免疫浸润显著正相关(P<0.05),CD36可能在调节肿瘤免疫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KEGG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基因主要参与了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免疫相关通路免疫应答激活信号。结论 CD36基因在不同肿瘤中存在表达差异,CD36基因与多种肿瘤患者的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血型CD36基因有望作为一个重要的肿瘤预后预测基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N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曹腾宇, 孙莉萍, 于洋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267-27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17
细胞免疫治疗是针对自身免疫细胞能力低下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的一种新型补充疗法,包括基于T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疗法,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CAR-NK)疗法和自体细胞免疫疗法(CIK),还有基于其他免疫细胞如单核吞噬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输注治疗。其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像T细胞一样通过工程化改造后靶向治疗肿瘤,还能够进行同种异体来源的NK细胞输注治疗,弥补了T细胞自体来源受限和异体免疫排斥的缺点。研究证实,输注异体NK细胞的患者不会发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NK细胞不仅扩大了用于细胞免疫治疗的细胞种类,还为形成较低成本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提供了广阔应用前景。但是目前仍存在NK细胞质量不稳定,制备流程缺乏统一质量标准等问题,虽有部分NK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的批准,但仍然没有明确公开的NK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规范生产体系。本文从NK细胞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出发,综合近年研究者利用NK细胞在恶性肿瘤治疗上应用的治疗策略和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最终落脚于NK细胞的体外扩增办法及活性功能维持的研究进展上,表明NK细胞有望形成质量统一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李洋, 杨明峰, 王莹, 张坚, 刘嘉馨, 孙保亮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4 (2 ):
282-28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4.02.019
红细胞输注已广泛应用于创伤救治、外科手术、输血治疗以及战伤急救等多个方面,但依然存在血液资源紧缺、储存期短、输前需交叉配型、可能经血传播病原体等问题。血红蛋白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HBOCs)是一类由无基质血红蛋白通过化学修饰等方法制备的可溶性纳米级具有携释氧功能的氧载体,能代替红细胞为体内各器官、组织输送氧气,且具有无血型和病毒传播风险、储存长,即时可用的特点,也称为红细胞代用品。本文旨在综述HBOCs研究的进展,同时探讨其在除替代红细胞输血治疗以外,针对其他如器官保存、脑缺血、肿瘤等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