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临床输血与检验 ›› 2022, Vol. 24 ›› Issue (4): 454-458.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2.04.009

• 调查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度评估研究*

黄敏, 李燕, 张立波, 傅强   

  1. 210003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检验科
  • 收稿日期:2021-10-22 出版日期:2022-08-20 发布日期:2022-08-19
  • 通讯作者: 张立波,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输血安全和采供血管理研究,(E-mail)37280240@qq.com。
  • 作者简介:黄敏(1983-),女,江苏南京人,副主任技师,硕士,主要从事输血安全相关问题研究,(E-mail)huangmmin@sina.com。
  • 基金资助:
    *本课题受2020年度江苏省输血协会英科新创科研基金(No.JS2020010)资助

  • Received:2021-10-22 Online:2022-08-20 Published:2022-08-19

摘要: 目的 对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传播的残余风险度及不同筛查策略和模式对其的影响进行初步评估探讨。方法 本文利用NAT单阳性率-窗口期比率数学模型(NAT yield/WP ratio model),对2021年3月1日~2021年8月31日南京地区的献血人群HBV传播的残余风险度进行评估,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不同的筛查策略和筛查模式对残余风险度的影响。结果 HBV血筛残余风险度卡方检验法结果:2种筛查策略[“2+1”和“1+1”]相比,χ2=1.412,P>0.05。6种筛查模式相比,χ2=7.883,P>0.05;其中[(E1+E2)+ID-NAT]和[(E1+E2)+MP-NAT]比较,χ2=0.063,P>0.05;E1+ID-NAT、E1+MP-NAT、E2+ID-NAT、E2+MP-NAT相比较,χ2=6.229,P>0.05。提示不同的筛查策略和筛查模式对HBV残余风险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南京地区献血人群中,不同的血筛策略和血筛模式对HBV血筛的残余风险度在安全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HBV, 残余风险, 数学模型, NAT, 筛查策略和筛查模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