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主编: 许戈良

刊期:双月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1-2587

CN 34-1239/R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6-20
专家共识
部分内科疾病与围术期出血患者输(备)血预警等级评价*
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管理学委员会专家共识编写组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25-22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01
摘要 ( 314 )   PDF(1078KB) ( 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述评
如何构建我国治疗性血浆置换术的教学体系*
陈立,李忠俊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28-23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02
摘要 ( 477 )   PDF(1356KB) ( 8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采治疗技术应用专题
血浆置换床旁救治方案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李文华,袁高洁,叶银,滕本秀,李忠俊,冉茜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31-23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03
摘要 ( 432 )   PDF(1133KB) ( 664 )  
目的 探讨国产血液成分分离机建立治疗性血浆置换床旁救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了治疗性血浆置换床旁救治技术,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采用床旁治疗性血浆置换技术救治15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床旁治疗性血浆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结果 该治疗性血浆置换床旁救治方案的总体有效率为86.4%。其中吉兰巴雷综合征74例,有效率为83.8%;与血浆置换组相比,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组患者运动障碍明显改善(P<0. 05)。重症肌无力50例,有效率为90.0%。急性肝衰竭30例,有效率为86.7%。154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4%。结论 应用民族产品血液成分分离机建立的床旁治疗性血浆置换技术安全、有效,是推动治疗性血浆置换技术临床应用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救治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谈芳,罗娟,滕本秀,李忠俊,冉茜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35-23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04
摘要 ( 804 )   PDF(1165KB) ( 708 )  
目的 探讨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在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2016年住院的16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治疗性血浆置换术治疗,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TG)、淀粉酶(amylase,AMY)和脂肪酶(lipase,LPS)的水平。结果 16例高脂急性胰腺炎患者平均置换3次,单次平均置换量2 000 ml。治疗后TG(11.96±5.66 mmol/L vs 3.56±1.06 mmol/L)、AMY(259.14±173.40 IU/L vs 41.71±25.25 IU/L)、LPS(341.92±257.10 IU/L vs 43.5±19.54 IU/L)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血浆置换是快速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血细胞分离机在跨血型肾移植中降低血型抗体滴度的效果比较*
张媛媛,应美爱,潘健,刘洪涛,张乐希,王慧茹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38-24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05
摘要 ( 466 )   PDF(1130KB) ( 699 )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血细胞分离机在跨血型肾移植中降低血型抗体滴度方面的效果。方法 利用CS-3000和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对2015年1月~2017年11月23例ABO血型不合肾移植受者行血浆置换治疗。结果 使血型抗体滴度下降1倍,CS-3000组需置换出(1.3±0.5)个血浆容量,而COM.TEC组需置换出(0.9±0.2)个血浆容量。CS-3000组处理1个血浆容量所需时间为(95.2±10.4)min,COM.TEC组处理1个血浆容量所需时间为(75.0±11.2)min(P<0.001)。CS-3000组血浆去除效率为(39.7±4.9)%,而COM.TEC组血浆去除效率为(48.2±3.7)%(P<0.001)。与血浆置换前的血液成分相比,CS-3000组置换后患者血小板明显下降,平均下降25.42%,而COM.TEC组置换后患者血小板下降率为12.56%。结论 与CS-3000血细胞分离机比较,COM.TEC血细胞分离机治疗性血浆置换有更高的血浆去除效率,处理1个全血浆容量所需时间更短,并且损失的血小板更少。相比之下COM.TEC比CS-3000血细胞分离机更适用于初始抗血型抗体效价较高且血小板较低的肾移植受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浆置换在临床危重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
杨鹏,闻慧琴,卫玉芝,卞茂红,张循善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42-24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06
摘要 ( 589 )   PDF(1192KB) ( 928 )  
目的 观察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及内分泌代谢系统等危重疾病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2017年12月行血浆置换术的68例患者,观察患者围治疗期的不良反应,检测血浆置换治疗造成的血细胞丢失和溶血情况,分析10例患者保护性抗体HBsAb的滴度变化。结果 68例患者共进行了262次血浆置换治疗,33.8%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262次血浆置换中不良反应率为16.8%,予以对症处理后短时间内缓解,并完成后续治疗;每次治疗造成的血细胞丢失少于1%血容量,未造成溶血;置换治疗结束的HBsAb滴度最多下降70%~80%,然后逐渐缓慢恢复。结论 大多数不良反应是轻微的、易于处理的;不会造成明显血细胞损失和溶血;治疗过程中HBsAb滴度始终在可检出水平之上;血浆置换术是一种安全、可接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浆置换治疗17例蜂蛰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纯,李洪兵,文玲,陈周,陈娟,冉柏林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46-24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07
摘要 ( 603 )   PDF(1113KB) ( 674 )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在治疗蜂蛰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7例蜂蛰伤患者,应用治疗性血浆单采机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分别检测置换前后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1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在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蜂蜇伤患者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张根玲,苗莹莹,滕本秀,李忠俊,冉茜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48-24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08
摘要 ( 694 )   PDF(1110KB) ( 835 )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WBC)和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计数对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采集的儿童外周血干细胞28例,年龄2岁10个月~14岁,中位年龄10岁。共采集31次,自体7例次采用化疗+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异体24例次采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均在动员后4~5 d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单次平均循环血量(7 593±2 248)ml,单次产品体积(126±42)ml。干细胞产品进行血常规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数量。结果 儿童外周血干细胞单次采集产品MNC与性别、年龄无关(P=0.44;P=0.81),与外周血WBC、MNC计数相关(P=0.03;P=0.01),产品CD34+细胞数与性别、年龄、外周血WBC无关(P=0.15;P=0.79;P=0.66),与采前MNC计数相关(P=0.02)。其中24例患者采集前外周血MNC>3.75×109/L,单次采集的干细胞产品MNC数为(9.88±3.16)×108/kg,CD34+细胞数为(7.51±4.74)×106/kg。结论 外周血MNC数量是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动员后外周血MNC数量>3.75×109/L,具有做为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评价指标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输血
互联网+成分献血招募与预约的应用效果分析*
赵冬梅,王云强,李红丽,徐虹,杨金本,曾凤芹,谢小冬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50-25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09
摘要 ( 589 )   PDF(1143KB) ( 849 )  
目的 探讨利用“互联网+”模式招募与预约成分献血者效果,为提升成分献血者招募和履约献血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2016年通过QQ群、秦皇岛献血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招募与传统的面对面招募、电话预约、同伴招募进行对比,分析招募并履约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效果。结果 2014~2016年通过“互联网+”模式招募并履约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数分别以53.68%、64.88%和66.87%逐年增长,而传统招募并履约捐献方式分别以46.32%、35.12%和33.13%逐年降低。结论 “互联网+成分献血招募与预约”模式大大提升了成分献血者招募与预约献血的效率,在成分献血者招募与预约献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传统招募与预约献血模式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A)血型的血清学特点及基因分析—附1例报告
何安华,潘健,田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52-25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0
摘要 ( 1087 )   PDF(1126KB) ( 1268 )  
目的 探讨1例B(A)血型的血清学特点,及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B(A)血型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技术检测 ABO血型表型,采用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方法确定其ABO基因型。结果 血清学结果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为AB型,A抗原较弱,H抗原较正常B型明显增强;反定型血浆中有较弱的抗-A1;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基因测序,第6外显子有O02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640A>G突变,证实为B(A)04等位基因,基因型确定为B(A)04/O02。结论 血型确定为B(A)血型,进一步基因型鉴定为罕见的B(A)04/O0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韶关市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李慧文,霍宝锋,张国英,叶贤林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55-25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1
摘要 ( 750 )   PDF(1197KB) ( 594 )  
目的 调查和分析韶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情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核酸检测(NAT)法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HBsAg(–)/HBV DNA(+)样本进行BCP/PC、S区以及全基因序列巢式PCR扩增及病毒载量测定,对检测的病毒序列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 在18 03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检测出19例HBsAg(–)/HBV DNA(+)样本,阳性率为1∶949,所有样本ALT的检验结果均正常(<40 U),其中OBI 16例,检出率为1∶1 126,11例为基因型B,2例为基因型C,5例未能确定基因型。结论 血液NAT检测可提高输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阜阳市2014~2016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刘红梅,路志浩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59-26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2
摘要 ( 558 )   PDF(1145KB) ( 726 )  
目的 了解阜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阻断梅毒经血液传播。方法 对阜阳地区2014年1月~2016年12月156 740例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的筛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阜阳地区3年内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总阳性率0.45%,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无偿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及献血前的咨询,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降低梅毒阳性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为含不规则抗体患者快速配血方法的建立
万小春,钟展华,孙爱农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61-26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3
摘要 ( 583 )   PDF(1117KB) ( 869 )  
目的 建立一种为含不规则抗体的患者自动化、快速、准确的配血方法。方法 血站检验科常规做ABO正定型及Rh血型检测的生理盐水加入红细胞保养液,做完血型检测后将稀释板冷藏保存,从医院送检的含不规则抗体的标本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标本,使用U型板、凝聚胺试剂和自动加样器智能化加样,在上述稀释板中进行交叉配血,同时使用手工试管法进行平行实验,记录并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筛查总过程使用的时间,筛查出的供者标本数。结果 快速微板自动配血法、试管法均能筛查出相合血源,微孔板筛查所需要的总时间较短,试剂用量也较少。结论 利用常规血型检测剩下的稀释板和自动加样器,编写智能化的加样程序对接信息系统,可为含不规则抗体的患者进行快速配血,对于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08份临床输血病历的质量分析
江建锋,林正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64-26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4
摘要 ( 498 )   PDF(1166KB) ( 895 )  
目的 通过强化临床输血病历的质量管理,促进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提高临床安全合理用血水平。方法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制定临床输血病历评价标准,每月对全院临床输血病历开展抽查工作,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临床科室并公示,要求其落实整改。结果 随机抽调2012~2016年的408份临床输血病历,手术科室223分,非手术科室185份。其中,2012~2016年的合格率逐步上升,分别为63.2%、81.3%、89.8%、93.1%和97.8%。与2012年比较,2013~2016年病历合格数的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2013年较2012年有显著提高;非手术科室的输血病历合格率(93.5%)高于手术科室(73.5%)。临床用血合理性方面,临床医生对于血小板和冷沉淀的指征掌握比较规范,合格率均为100%。红细胞输注的合理率为88.1%,同时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而血浆的输注合理性则较差,仅为44.8%,虽然与2012年比较,2013~2014年均有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结论 通过三年的输血病历检查和反馈,使全院的输血病历质量和合理用血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临床输血病历中仍存在种种问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尤其是血浆输注指征的掌握仍然得不到显著提高,而在手术科室中的问题尤为突出。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不断提高临床输血病历质量和合理用血的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血液中心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朱红芹,王庆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68-27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5
摘要 ( 491 )   PDF(1156KB) ( 1172 )  
目的 分析近年来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为巩固措施有效性及进一步降低血液报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采集的全血及成分血报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五年中非检测因素导致红细胞制剂的报废以不足量为主,血浆制剂的报废以脂血为主。检测不合格导致血液的报废率分别为2.54%、2.75%、1.90%、1.67%、1.41%。献血者ALT初筛改为速率法和罗氏干化学法,同时增加献血前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初筛后,ALT和抗-TP检测不合格率由1.29%、0.43%分别下降为0.65%、0.18%,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献血前进行ALT、HBsAg和抗-TP筛查,是降低血液报废的有效措施。将脂血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可有效减少红细胞成分血的报废。血站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是降低非检测因素导致血液报废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hE、Rhc血型随机输血情况分析及血型抗体追踪检测
邱芳,丁琴丽,周彩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71-27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6
摘要 ( 748 )   PDF(1092KB) ( 815 )  
目的 探讨Rh血型系统中E、c抗原随机输血所致的异型输血情况,追踪输血后患者血型抗体的产生情况。 方法 选择2016年6~10月本院住院的1 574例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的输血患者,于输注红细胞后对其输血前血液及供血者进行RhE、Rhc抗原检测,筛选出RhE、Rhc异型输血者于输血后每1个月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不规则抗筛阳性者进行抗体效价检测。 结果 本组1 574例患者中E+c+患者占56.61%(891/1 574),E-c-患者占35.45%(558/1 574),E-c+患者占7.37%(116/1 574),E+c-患者占0.57%(9/1 574);随机输血后发现E抗原阴性受血者输注E阳性红细胞达39.76%(268/671),c抗原阴性受血者输注c阳性红细胞达47.62%(270/567),追踪了其中的269例患者,输血后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有15例,占比5.58%,多数患者于输血后1个月时即出现阳性,抗体效价为1:4~1:32。结论 Rh血型系统的同型输注值得重视,随机输血导致的异型输注率较高,特别是需要长期多次输血的患者,进行Rh血型的精准输血,可有效减少同种异体抗体的产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襄阳地区ELISA+NAT模式降低HBV输血残余风险的效果分析*
胡贵宾,郑艳梅,释艳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73-27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7
摘要 ( 474 )   PDF(1118KB) ( 529 )  
目的 探讨襄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经ELISA及核酸检测后经输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为选择合适的血液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两种ELISA试剂筛查献血者HBsAg,对HBsAg阳性样本分组进行核酸单检和中和试验,对HBsAg阴性样本进行核酸混检,核酸检测阳性样本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 献血者标本63 204份,HBsAg阳性303份,其中试剂A单试剂阳性5例,占0.008%,核酸检测和中和试验均为阴性;试剂B单试剂阳性108例,占0.171%,核酸检测阳性4例,中和试验阳性2例;双试剂阳性190例,其中0.8≤S/CO<10的62例,占0.098%,核酸检测阳性50例,中和试验阳性48例。HBsAg阴性样本61 907份,经核酸检测阳性109例,阳性率0.176%,经乙肝两对半检测,106例均有感染或既往感染。结论 无偿献血者样本在常规ELISA后经核酸检测,大大降低了HBV输血残余风险,由于核酸检测的灵敏度高,血站可减少一遍酶免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
牙周炎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研究*
童书青,王晓阳,高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76-27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8
摘要 ( 770 )   PDF(1118KB) ( 972 )  
目的 探讨牙周炎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间段的90例牙周检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胱抑素C(Cys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牙周炎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牙周炎患者血清BUN及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eGFR及SO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炎患者存在明显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异常,牙周炎可能是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宝安区健康育龄女性血清AMH水平及其在PCOS和POF诊疗中的应用*
肖海军,翟庆娜,路瑞静,刘芹兰,罗茗月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79-28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19
摘要 ( 689 )   PDF(1140KB) ( 1024 )  
目的 了解深圳宝安区健康育龄妇女血清中抗苗勒氏管激素 (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在PCOS和POF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同期来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85例和卵巢早衰(pr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患者67例,并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来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育龄妇女1 20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PCOS和POF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AMH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00例健康育龄妇女血清AMH水平(ng/ml)为4.97±1.64,其中19~25岁组为5.41±1.38,明显高于31~35岁组和36~41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2~5.126,P<0.05);与26~30岁组的5.07±1.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6,P>0.05)。治疗前,PCOS患者AMH水平(ng/ml)为 9.76±3.82,明显高于对照组、POF和围PO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4~29.056,P<0.01~0.001);POF组患者AMH水平(ng/ml)为 0.94±0.36,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围PO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5~11.754,P<0.05);围POF组患者AMH水平(ng/ml)为2.37±0.8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4,P<0.05)。治疗后,PCOS,POF和围POF患者AMH水平(ng/ml)分别为5.29±1.62,4.25±1.24和4.51±1.5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72~11.057,P<0.05),而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90~1.527,P>0.05)。结论 治疗前PCOS患者血清中AMH水平明显升高,POF和围POF患者血清中明显降低,而治疗后PCOS、POF和围POF患者血清中AMH水平均恢复正常水平。因此,AMH在妇女PCOS和POF疾病诊断和治疗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症指标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刘文亚,严茹红,何春燕,朱雪明,杜鸿,冯萍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83-28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0
摘要 ( 474 )   PDF(1273KB) ( 524 )  
目的 探讨炎症指标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正常未孕组、正常妊娠组、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外周血血细胞分析,计算炎症指标NLR、PLR、LMR,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该3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与正常未孕组、正常妊娠组相比,习惯性流产患者外周血NLR、LMR、PL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习惯性流产患者CR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习惯性流产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4)含量较其他两组下降,细胞因子(IL-2)含量较其他两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指标参与了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儿过渡性低血糖对18月龄发育商的影响*
黄金华,温晓红,王水云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86-29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1
摘要 ( 588 )   PDF(1170KB) ( 927 )  
目的 探讨院内新生儿过渡性低血糖对18月龄发育商的影响。方法 纳入生后日龄48 h低血糖的住院新生儿共58例,给予规范管理,进行AEEG、MRI检查,出院后随访,至18月龄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评估发育商。结果 ①发生低血糖时间的中位数为3.86 h(0.5~44 h),平均持续时间为(2.03±0.67)h,平均静脉血糖为(1.62±0.37)mmol/L。②第1次aEEG结果:背景活动异常3例;睡眠-清醒周期消失2例、不成熟7例;惊厥波2例。第2次aEEG检查睡眠-清醒周期不成熟2例,其余正常。③45例行头颅MRI检查,7例异常。18月时BSID评估,MDI、PDI分别为93.91±6.35,95.86±7.27;血糖值与MDI、PDI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分别为0.061和0.656,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散点图中各点呈现杂乱无序。结论 新生儿过渡性低血糖经过规范的血糖监测、合适的干预后,18月时发育商正常,且与血糖水平无相关性。远期预后需要进一步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水仙碱与痛风患者CA72-4及胃蛋白酶原水平的相关性
曾祖辰,蔡伟娟,程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91-29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2
摘要 ( 1579 )   PDF(1121KB) ( 1414 )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CA72-4及胃蛋白酶原(PG)水平与痛风患者秋水仙碱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本院内分泌科、风湿科住院的痛风患者64例,根据住院前2周内有无服用秋水仙碱分为服用组(30例)与未服用组(3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及2组血清学CA72-4和PG水平等检查。为了排除胃肠道等肿瘤,采用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腹部彩超等进行排查。结果 ①64例患者均有痛风既往史,无肿瘤性疾病;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沉、尿酸、病程、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③服用组CA72-4明显高于非服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组停药2周后CA72-4水平明显降低(P<0.05);④用药期间和停药后PG水平比较,PG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II和PGI/PGI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痛风患者秋水仙碱治疗与CA72-4升高可能存在关联,值得临床重视,注意停药后复查CA72-4,以排除秋水仙碱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秋水仙碱治疗痛风与PGI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
秦栎,孔晓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94-29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3
摘要 ( 702 )   PDF(1181KB) ( 707 )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类风湿关节炎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A组,200例类风湿关节炎置换术后未感染患者作为研究B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C组。对比分析三组术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特异性、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等。结果 ①研究A组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和研究B组比较,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和研究C组比较,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类风湿关节炎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患者的PCT和ESR水平敏感度和WBC、CRP、PCT的敏感度比较,明显较高,PCT的阳性预测率最高。③PCT的AUC为 0.752,截断值为15.70 ng/mL,标准误为0.061,95%CI范围为0.633~0.982。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可作为诊断标准,截断值为10.50 ng/ml时可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孙高中,高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297-30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4
摘要 ( 476 )   PDF(1169KB) ( 679 )  
目的 探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对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7例。A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B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对比分析。结果 ①炎症因子水平:B组治疗后hs-CRP、TNF-α、IL-6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甲状旁腺激素:B组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指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临床症状改善率:B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定期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和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提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及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闵长艳,马丹冬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01-30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5
摘要 ( 524 )   PDF(1228KB) ( 688 )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及多重耐药分子机制。方法 从呼吸道感染患儿新鲜痰液或咽拭子标本中分离7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并计算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基因携带率。结果 7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筛选出34株MRSA,检出34株mecA基因,检出率为47.2%。MSSA对阿莫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显著低于MRSA(P<0.05);MRSA对非β-内酰胺抗菌药物敏感率和对1~2种非β-内酰胺抗菌药耐药率显著低于MSSA,MRSA多重耐药率显著高于MSSA(P<0.05)。MRSA菌株tetM、aac(6′)/ ph(2′′)、ermA、tetK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MSSA,MSSA菌株ermC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MRSA(P<0.05),MSSA与MRSA aph(3′)-Ⅲ基因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A未携带耐药基因比例、携带1~2种耐药基因比例显著低于MSSA,MRSA携带≥3种耐药基因比例显著高于MSSA(P<0.05)。结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型主要有mecA、tetM、aac(6′)/ ph(2′′)、ermA、tetK,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可能是多重耐药发生的主要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谷氨酸脱氢酶与肝纤维化四项联合测定对慢性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罗伟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06-30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6
摘要 ( 426 )   PDF(1113KB) ( 837 )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和谷氨酸脱氢酶(GLDH)在诊断慢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法分别对15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A、LN、Ⅳ-C、PCⅢ及GLDH水平测定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HA、LN、Ⅳ-C、PCⅢ及GLDH水平在慢性肝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N、Ⅳ-C、PCⅢ及GLDH水平变化趋势为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各组血清HA、LN、Ⅳ-C、PCⅢ及GLDH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联合测定血清HA、LN、Ⅳ-C、PCⅢ及GLDH水平可以反映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轻重和肝细胞损伤程度,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管理
浅谈电子配血应用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王远杰,刘家瑞,李红梅,胡伦,段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08-31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7
摘要 ( 586 )   PDF(1127KB) ( 701 )  
电子配血作为一种新的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在部分发达国家已应用多年,国内学者近年也在开展相关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本文阐述电子配血技术在国内应用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即使国内部分医院基本达到开展电子配血的条件,但由于缺乏标准,一些关键技术尚待进一步规范与明确,不能保证这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值得重视。如患者身份的电子识别、二次血型制的建立、抗体筛查试剂红细胞抗原谱设计、输血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准入制建立等方面均需严格规范,制定适合国内临床应用的电子配血技术标准,方可保障这一技术在临床的安全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站差错管理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鲍琳,贺丽娜,周晓筱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12-31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8
摘要 ( 466 )   PDF(1136KB) ( 752 )  
目的 建立差错管理模式,提高采供血过程控制水平,保证血液质量。方法 对血站差错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其对采供血工作、血液质量和社会影响的情况将采供血流程中可能发生的差错分为三类和四级,并分解实施管理。结果 2015年共发生各类差错57起,其中站级差错32起,发生在采供血过程的差错占54.38%(31/57),其中血液采集过程、服务、交接沟通发生的差错占比较大。结论 差错管理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采供血过程质量和血液安全的提高有切实的作用,可以通过提高人员质量意识、操作技能、加强交接环节的管理和改进程序等各方面的纠正预防措施,切实达到消除质量隐患的作用,但也存在有比较难以克服的难题,需要不断在摸索和探讨中加以完善,最终达到保障质量以减少差错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血液制品输注操作环节监测表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唐晓辉,王琼,周静,刘志群,罗姝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14-31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29
摘要 ( 318 )   PDF(1107KB) ( 821 )  
保证输血安全是临床护士输血工作中的首要任务,科学合理的输血流程是护士的工作指引。血液制品输注环节监测表的推广和应用,规范了临床输血护理工作流程和护理文书记录,保证了输血安全,优化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例报告
1例典型荨麻疹输血不良反应引发的思考﹡
贾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16-31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30
摘要 ( 531 )   PDF(1119KB) ( 9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抗-G与类抗-D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病1例
姚丽,龚妍妍,释艳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18-31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31
摘要 ( 369 )   PDF(1101KB) ( 8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idd血型抗体致疑难配血3例
刘邑阳,郝一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19-32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32
摘要 ( 463 )   PDF(1121KB) ( 8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量控制
甲状腺激素项目的全球室间质量评估分析*
周翔,唐岚,钟政荣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22-32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33
摘要 ( 440 )   PDF(1295KB) ( 914 )  
目的 回顾分析本实验室甲状腺激素项目在伯乐全球室间质量评估系统(EQAS)中的表现,持续改进甲状腺激素项目的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参加伯乐全球EQAS,分析第9循环1~12号样本结果报告及循环末报告,观察各样本的三碘甲状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T3(FT3)、游离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5个指标在不同浓度水平或相同方法学组的z-score(Z分数)结果和L-J分布图的情况,分析失控原因。结果 FT3的6号样本、FT4的6号样本、TT4的3号样本Z分数在2~3之间,被警告;FT3的5号样本Z分数大于3,结果不可接受;其余项目标本的Z分数均在2以内;尽管所有项目第9循环的平均Z分数都小于2,但FT3的表现低于97%实验室。持续改进后的第10循环实验室检测性能明显好于第9循环。结论 甲状腺激素项目在检验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从人员、环境、仪器检测系统、标本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和纠正,通过持续改进,使实验室检验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血管迷走反应与献血应激关系的研究进展*
鲁传冬,史恩祥,李英杰,徐谦,倪伟,郝智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27-32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34
摘要 ( 556 )   PDF(1139KB) ( 811 )  
献血类似于进行性失血,是对机体一种轻度的生理挑战,需要一系列的神经-心血管反应以维持适当的血压、脑灌注。通常一次献血200~400 ml,对献血者来说是能耐受和安全的,但并非完全没有风险。血管迷走反应(Vasovagal reactions,VVR)是与献血应激有关的最常见献血不良反应(adverse donor reaction,ADR),若处置不当会严重威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本文综述了VVR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献血应激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VVR与献血者保留的关系以及VVR的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荚膜多糖在肺炎克雷伯杆菌中的研究进展*
陈菲,沈瀚,曹小利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30-33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35
摘要 ( 688 )   PDF(1104KB) ( 1225 )  
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病原体。近年来,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pneumoniae,CRKP)广泛播散。研究报道,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在细菌的耐药进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CPS的研究对于由CRKP引起的感染控制意义重大。该文阐述了CPS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KP的耐药性、致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栓治疗的药物基因组检测
戴菊华,乔蕊,张捷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3):  333-33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8.03.036
摘要 ( 478 )   PDF(1113KB) ( 1222 )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发病率越来越高,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得到广泛应用,但因为个体基因型不同,药物剂量、代谢及疗效等存在个体差异性。随着精准医疗的提出,根据药物基因组检测结果,可以在优化疗效的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治疗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