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主编: 许戈良

刊期:双月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1-2587

CN 34-1239/R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8-20
专家论坛
应高度重视孕产妇免疫血液学异常结果与处置对策*
李志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09-41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01
摘要 ( 930 )   HTML ( 49)   PDF(1029KB) ( 14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的输血策略
司念, 李可, 魏晴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12-41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02
摘要 ( 888 )   HTML ( 19)   PDF(1045KB) ( 1485 )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是一种改良的心肺替代通路,是挽救呼吸功能或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支持技术,作为一种人工膜肺和血泵为心肺衰竭患者提供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在ECMO治疗期间由于人工管道和人体内部结构的巨大差异,会对血液造成多种影响:(1)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膜改变引起溶血;(2)血小板破坏增多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因子水平降低而造成出血;(3)血流动力学改变,形成血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而在ECMO支持治疗中输血必不可少,而各国对于血液成分输注阈值有所不同,随着研究不断进展,输注阈值也在发生变化,最佳的输血策略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储存血细胞中非编码RNA专题
储存血细胞中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苑召虎,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16-42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03
摘要 ( 501 )   HTML ( 5)   PDF(1149KB) ( 854 )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在红细胞及血小板储存损伤发生发展中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主要集中在microRNA、lncRNA及circRNA,本文将围绕此3种非编码RNA在红细胞及血小板储存损伤中的作用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储存红细胞中circRNA变化对泛素介导蛋白水解通路调控的预测分析*
张怡宇, 黄国清, 张勇刚, 苑召虎, 王强, 陈小洁, 黄建云, 李楠,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20-42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04
摘要 ( 332 )   HTML ( 164)   PDF(1303KB) ( 498 )  
目的 探讨储存红细胞中circRNA对泛素蛋白水解通路调节的可能机制及其在红细胞储存损伤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的预测分析。方法 健康无偿献血者3(人)份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过滤白细胞后平均分为新鲜组(0 d组),4 ℃储存20 d红细胞组(20 d组),4 ℃储存40 d红细胞组(40 d组);对3组标本用高通量测序检测,然后做KEGG和GO分析,选取母基因在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通路中的circRNA做PCR验证,用circBase和mirTarBase完成数据库注释与靶向预测,并将miRNA可能作用的mRNA也进行了关联分析。用circRNA interactome预测circRNA的RBP结合蛋白。结果 与泛素蛋白水解调控相关的hsa_circ_0036044、hsa_circ_0024173、hsa-miR-4530表达量,20 d组均高于0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d组的hsa_circ_0035761和TRAF2表达量低于0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d组hsa_circ_0002502表达量低于0 d 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d 组的hsa_circ_0024173和hsa-miR-4530表达量低于与20 d 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d组的hsa_circ_0028196、hsa_circ_0035761、TRAF2表达量高于20 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显示hsa_circ_0035761参与抗凋亡生理过程。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多个体外储存红细胞中与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通路的circRNA表达呈差异变化,发现和验证了hsa_circ_0035761—hsa-miR-4530—TRAF2轴,并揭示了hsa_circ_0035761还具有抗凋亡作用。与多种RNA结合蛋白结合能力,可能是这些circRNA表达量升高主要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储存红细胞中表达降低的circRNA以及其靶基因预测的研究*
张怡宇, 黄国清, 王强, 张勇刚, 苑召虎, 陈小洁, 黄建云, 李楠,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28-43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05
摘要 ( 446 )   HTML ( 166)   PDF(1181KB) ( 662 )  
目的 探讨储存红细胞中表达降低的circRNA靶基因预测及其与储存损伤的关系。方法 3(人)份血样来自健康无偿献血者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滤除白细胞后均分为新鲜组(0 d),4 ℃储存20 d红细胞组(储存组);对2组标本用高通量测序检测,选取下降明显的10个circRNA做PCR验证,用circBase和mirTarBase完成数据库注释与靶向预测,并将miRNA可能作用的mRNA也进行了关联分析,以此筛选到可能与储存损伤密切相关的circRNA。结果 20 d与0 d组对比,hsa_circ_0005413、hsa_circ_0008937、hsa_circ_0040340、hsa_circ_0003126、hsa_circ_0007995、hsa_circ_0023937、novel_circ_0000402、hsa_circ_0028281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hsa-miR-7160-5p、hsa-miR-122-5p、hsa-miR-4534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CASP8、CDK4、TMOD3显著下降(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circRNA的靶基因参与红细胞凋亡与抗凋亡、红细胞膜的稳定、红细胞氧化损伤、铁代谢等生理过程。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几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miRNA-mRNA网络,发现hsa_circ_0005413-hsa-miR-7160-5p-CASP8、hsa_circ_0040340-hsa-miR-122-5p-CDK4、hsa_circ_0007995-hsa-miR-4534-TMOD3可能参与了红细胞储存损伤的生物学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去白悬浮红细胞4 ℃储存不同时间的质量评价
田雅娴, 詹林盛, 王小慧, 田兆菊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35-44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06
摘要 ( 1191 )   HTML ( 170)   PDF(1260KB) ( 866 )  
目的 检测去白悬浮红细胞在4 ℃储存不同时间下的红细胞溶血率、细菌生长、生化指标、能量代谢、膜损伤及氧化应激等指标,评价其质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方法 10份志愿者全血于采集当天留取50 mL,用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滤白,尽可能去掉血浆层,根据200 mL全血对应红细胞保存液量等比例加入红细胞保存液,置4 ℃冰箱冷藏保存至终末期。于第0、7、14、21、28、35和42天检测溶血率、ATP/2, 3-DPG、Na+/K+/GLU/LDH/pH、PS/CD47、MDA/SOD等指标,第0、14、28和42天检测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随储存时间延长,溶血率增加,从0天到42天由0.03%增加到0.4%左右,与0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均未超过国标要求。无细菌生长。上清中Na+和GLU浓度降低,K+和LDH含量增高,pH下降。ATP在储存第14天开始下降,第21天降至初始值的36.4%,储存终末期下降至13.2%,与第0天相比均具显著性差异(P<0.001)。2, 3-DPG在储存第一周内升高而后开始下降,第28天降至初始值的57.5%,42天降至初始值的44.0%。储存终末期,PS外翻率增加至0.83%,红细胞膜CD47分子平均荧光强度降低至初始值的60.8%。MDA含量无明显改变,第28天时SOD活力下降,与新鲜红细胞相比具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通过对4 ℃储存去白悬浮红细胞进行质量评价,因两周内生化指标、能量代谢指标及携氧能力基本维持,推荐去白悬浮红的最佳使用期限在两周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冰冻保存PRP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杨晓亚, 高裕华, 刘素蕊, 李烛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42-44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07
摘要 ( 485 )   HTML ( 8)   PDF(1093KB) ( 675 )  
目的 探讨冰冻保存对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释放生长因子及体外抗软骨细胞炎症作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自体PRP技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机采血小板为原料,用4种不同方式冰冻保存,分别为-20 ℃、-80 ℃直接冻存及加5% DMSO -20 ℃、-80 ℃冻存,3个月后解冻制备PRP凝胶。ELISA法检测凝胶上清液中PDGF-AB、VEGF和IGF-1含量。制备体外软骨炎症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冻存PRP对其增殖的影响,ELISA检测PRP对软骨炎症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6的影响。结果 与新鲜PRP组相比,冷冻保存的PRP制备的凝胶上清液中PDGF-AB含量无显著变化,而VEGF、IGF-1含量明显下降。CCK-8结果表明,加5% DMSO -80 ℃冻存的PRP,对软骨炎症模型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效果与新鲜制备的PRP相当,而-20 ℃、-80 ℃直接冻存以及加DMSO保护剂-20 ℃冻存的PRP对软骨炎症模型细胞增殖没有促进作用。检测软骨炎症模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6的含量发现,PRP以四种冻存方式冻存3个月后,和新鲜PRP相比,在抑制软骨炎症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IL-6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冻存之后PRP凝胶上清液中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减少,但在体外针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冻存PRP和新鲜PRP有相同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MPK信号通路在小鼠急性肾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毛艳, 卢丽, 肖辉, 刘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46-44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08
摘要 ( 489 )   HTML ( 11)   PDF(1177KB) ( 536 )  
目的 探讨磷酸腺苷激活蛋白酶(adenosine phosphate activating protease,AMPK)信号通路在小鼠急性肾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BALB/c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只。实验组采用阿德福韦酯40 mg/kg灌胃处理,1次/周,持续2次;对照组用等量等渗盐水进行灌胃处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尿素氮(BUN)与肌酐(SCr)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中AMPK、Keap-1的表达,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处理2周、4周、6周后,实验组的血清BUN与SCr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肾脏AMPK与Keap-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鼠急性肾损伤可激活AMPK信号通路,诱导AMPK与Keap-1表达量上升,导致肾脏组织损伤与肾功能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输血
1周岁内婴幼儿月龄与ABO血型抗体凝集强度消长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李志强, 吕先萍, 刘铁梅, 刘冰, 张冬霞, 宫济武, 马曙轩, 刘莹, 陈剑, 黄吉娥, 吕孟兴, 罗冰, 文军, 柳美秀, 李兴龙, 李丽玮, 于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50-45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09
摘要 ( 458 )   HTML ( 8)   PDF(1044KB) ( 551 )  
目的 多中心前瞻性研究1周岁婴幼儿红细胞ABO血型抗体凝集强度与月龄消长的相关性。方法 1周岁内婴幼儿1 564名按月龄分成12组,应用常温试管法、4 ℃试管法、微柱凝集法检测ABO血型反定型。结果 应用4 ℃试管法和微柱凝集法进行ABO血型反定型检测时,其凝集强度评分≥4分(凝集≥1+W),月龄≥6个月;其凝集强度评分≥7分(凝集≥2+W),月龄≥9个月。应用常温试管法进行ABO血型反定型检测时,其凝集强度评分≥4分(凝集≥1+W),月龄≥8个月;其凝集强度评分≥7分(凝集≥2+W),月龄≥10个月。另外,1月龄时,相比 B型反定型A细胞、A型反定型B细胞的凝集强度,O型婴幼儿反定型A、B细胞凝集强度高,但随着月龄增加至4月龄时O型反定型A、B细胞凝集强度降到最低,之后又逐渐增高。结论 明确国内1周岁内婴幼儿红细胞ABO血型反定型检测时间与结果强度判断的界定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IHA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注悬浮红细胞疗效分析
邸艳辉, 管行, 寇立舵, 白薇, 王新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55-45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0
摘要 ( 478 )   HTML ( 12)   PDF(1089KB) ( 589 )  
目的 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采用悬浮红细胞输注方式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5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并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分型、凝集强度与溶血和贫血程度关系。对56例患者分为A组8例(药物治疗),B组18例(输注洗涤红细胞),C组30例(输注悬浮红细胞)。将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进行比较。比较3组临床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抗-IgG型自身抗体34例(60.71%),抗-C3d型自身抗体5例(8.93%),抗-IgG+C3d型复合自身抗体17例(30.36%)。其中单纯型(IgG、C3d)与复合型(IgG+ C3d)的溶血参数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56例患者DAT结果均为阳性(凝集强度W+-4+),自身抗体和DAT凝集强度与溶血和贫血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Ret、TBIL均显著降低,RBC、Hb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组患者RBC、Hb、Re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87.5%)、B组治疗总有效率(94.4%)、C组治疗总有效率(100%),3组比较临床症状完全有效率及部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HA患者自身抗体和DAT凝集强度越强溶血程度越严重,而贫血程度也随之加重。临床上应用悬浮红细胞输注方式对AIHA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并具有安全有效性,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疗效的相关性*
刘波, 陈慧园, 张朝霞, 梁静, 陈苒, 石雪梅, 原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59-46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1
摘要 ( 339 )   HTML ( 10)   PDF(1196KB) ( 363 )  
目的 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8例输血治疗的创伤性失血患者,根据输血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500)及无效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等常用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相关因素预测输血疗效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患者的年龄、ISS评分及NLR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SBP、DBP、呼吸频率、GCS评分、Hb、PLT及APTT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P均<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创伤类型等因素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示高GCS值(OR=0.804,95%CI:0.707-0.913),高Hb(OR=0.937, 95%CI:0.908-0.967)、PLT水平(OR=0.984, 95%CI:0.976-0.992)是影响输血疗效的保护因素,而高ISS值(OR=1.288,95%CI:1.128-1.471),高NLR(OR=4.434,95%CI:2.905-6.766)及APTT水平(OR=1.087,95%CI:1.033-1.145)是影响输血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示NLR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GCS、ISS、Hb、APTT及PLT(Z=3.627,3.487,2.860,3.903,3.030;P均<0.05),其中NLR诊断的最佳截点为4.41,此时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67.0%。结论 NLR作为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疗效的预测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胡婷婷, 王诗铭, 王希文, 海艳秋, 孙婷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64-46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2
摘要 ( 563 )   HTML ( 11)   PDF(1122KB) ( 604 )  
目的 探讨分析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输注血小板的肿瘤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有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并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血型、妊娠史、输血史、临床诊断、血小板输注量、血小板储存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及血小板配合输注等因素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输注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 1 086例输注血小板患者纳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率6.72%(73/1 086),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36例,过敏反应37例。比较2组输血史、血小板储存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及血小板配合输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血小板未配合输注(随机输注)(OR=2.113,95%CI:1.282~3.482,P=0.003)是影响输注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小板配合输注可以减少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研究
献血频次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钙、镁和甲状旁腺素的影响*
沈燕, 叶盛, 傅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69-47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3
摘要 ( 376 )   HTML ( 7)   PDF(1045KB) ( 406 )  
目的 了解血清镁在血小板单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频次对其血清钙、镁和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本中心29名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根据献血频次高低分为两组,高频次组(n=16):献血次数>12次/年;低频次组(n=13):献血次数≤12次/年。分别检测献血者在血小板采集后0、30、60、90 min血液标本的血清钙、镁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利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献血者的这三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血小板采集后时间点在0、30、60、90 min ,高频次组和与低频次组献血者的血清钙(mmol/L)分别为2.41±0.23 vs. 2.40±0.13、2.17±0.22 vs. 2.26±0.11、2.20±0.24 vs. 2.27±0.14、2.21±0.22 vs. 2.28±0.18,均较0 min下降,下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采集开始后30 min、60 min、90 min;血清镁(mmol/L)分别为0.76±0.18 vs. 0.75±0.21、0.69±0.21 vs. 0.71±0.21、0.70±0.19 vs. 0.72±0.19、0.71±0.20 vs. 0.73±0.18,变化趋势与血清钙基本类似;甲状旁腺素(pg/mL)分别为40.32±17.24 vs. 60.35±58.80、138.87±63.55 vs. 190.43±64.85、129.14±65.70 vs. 162.68±47.19、89.00±63.85 vs. 122.22±57.90,较采集开始时上升,上升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采集开始后第30 min、60 min、90 min。两组之间只有甲状旁腺素水平在30 min时为138.87±63.55 vs. 190.43±64.85(P<0.05)。结论 血清镁在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存在降低的情况,而低献血频次的献血者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却会明显升高,应当引起各采供血机构的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三例伴有t(18;22)(q21;q1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向鑫, 刘恒芳, 曾招, 白淑潇, 岑建农, 金松, 沈宏杰, 陈苏宁, 潘金兰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73-478.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4
摘要 ( 434 )   HTML ( 9)   PDF(1253KB) ( 446 )  
目的 分析伴有t(18;22)(q21;q1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应用DSP30+IL-2刺激剂对慢淋细胞进行72 h刺激培养,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并利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进一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3例患者BCL-2基因重排,同时对例1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随访患者化疗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 3例患者均伴有t(18;22)(q21;q11)异常核型,FISH检测均为BCL-2重排,全基因组测序证实例1患者涉及BCL-2与IGL易位。结论 t(18;22)具有与t(14;18)不同的分子结构,且该异常核型发生率低,多见于CLL;伴有该异常核型的CLL可能具有难治性和易复发等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循环肿瘤浆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蔡梦洁, 梅仁, 戴兰, 沈文红, 傅琤琤, 朱明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78-48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5
摘要 ( 813 )   HTML ( 14)   PDF(1606KB) ( 743 )  
目的 研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循环肿瘤浆细胞(CTPC)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5例MM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十色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外周血(PB)和骨髓(BM)标本进行免疫表型以及数量相关性检测,将患者分为CTPC阳性组(CTPC+)与CTPC阴性组(CTPC-)。结果 CTPC+组CTPC与BM中单克隆性浆细胞比例呈正相关(γ=0.536 8,P<0.000 1),但是CTPC+组与CTPC-组BM中单克隆性浆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8);与CTPC-组相比,CTPC+组BM中单克隆性浆细胞CD19表达显著降低(P=0.029),CD81表达显著升高(P=0.006),Kappa,Lambda,CD56和CD117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CTPC+组中,CTPC与BM中单克隆性浆细胞Kappa,Lambda,CD19,CD56,CD81和CD117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CTPC-组的β2-MG血清水平和遗传学高危组数目显著低于CTPC+组,但是两组CR无显著差异。结论 CTPC能够反映骨髓内肿瘤细胞负荷情况,BM中克隆性浆细胞CD19低表达,CD81高表达与BM外周浸润具有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XCL12/CXCR4与子痫前期及其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蒋晓敏, 周小娟, 李意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82-487.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6
摘要 ( 339 )   HTML ( 6)   PDF(1430KB) ( 359 )  
目的 比较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趋化因子CXCL12/CXCR4的水平,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孕妇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65例(PE组)和正常妊娠孕妇51例(对照组),将PE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PE患者23例(轻度PE组)和重度PE患者42例(重度PE组)。比较对照组与轻、重度PE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CXCL12/CXCR4及ALT、AST水平;检验血清CXCL12/CXCR4水平与子痫前期孕妇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计算CXCL12/CXCR4诊断子痫前期的灵敏度、特异度,采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重度PE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轻度PE组(P<0.001);两两比较对照组、轻度PE组及重度PE组母体血清CXCL12/CXCR4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逐渐降低(P均<0.017);重度PE组母体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PE组及对照组,重度PE组及轻度PE组母体血清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2以2 477.68 pg/mL为最佳截断值,诊断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1,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94%,(95%CI:0.963-0.999);血清CXCR4以2125.97 pg/mL作为最佳截断值,诊断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灵敏度为95.4%,特异度为100%,(95%CI:0.960-1.0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母体血清CXCL12与ALT(r=-0.486)、AST(r=-0.386)呈显著负相关,母体血清CXCR4也与ALT(r=-0.474)、AST(r=-0.403)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母体血清CXCL12/CXCR4水平降低与子痫前期相关,并可能参与子痫前期孕妇肝功能异常的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联合喹诺酮类及碳氢霉烯类药物经验性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郭琳红, 张明国, 高歌, 郑其彬, 时尚, 张少文, 周树生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88-492.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7
摘要 ( 518 )   HTML ( 10)   PDF(1133KB) ( 439 )  
目的 探讨单用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以及单用碳氢霉烯类药物在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重症医学科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患者。根据抗生素使用情况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单独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第二组为联合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曲松和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第三组为单独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发热及肺部啰音)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炎症指标WBC、CRP、PCT水平变化等情况。结果 105例患者中,在总有效率方面,第一组和第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274,P=0.116);第一组和第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9,P=0.005);第二组和第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856)。在临床指标方面,三组均有改善,第一组与第二组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组和第三组相比较,除ICU住院时间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相比较,仅ICU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有降低(P<0.05),第一、二组相比较,WBC及PCT降低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组与第三组相比较,WBC及CRP降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相比较,仅PCT降低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相比单用莫西沙星,莫西沙星联合头孢曲松以及单用亚胺培南的治疗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Gd-IgA1水平与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的关系分析*
肖勇, 贺海东, 胡屏, 孙蔚倩, 徐旭东, 唐余燕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92-49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8
摘要 ( 455 )   HTML ( 8)   PDF(1168KB) ( 537 )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糖基化IgA1(Gd-IgA1)与IgA 肾病(IgAN)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激素治疗后反应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科室住院的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患者,以肾活检证实为IgAN并同意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以肾活检证实为膜性肾病的患者2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以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采集以上各组生化指标,收集各组血清及IgAN患者激素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利用KM55 ELISA试剂盒检测上述血清样本中Gd-IgA1水平,并分析其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将上述IgAN患者的肾活检病理切片进行Haas分级,对分级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3.56±0.30)mg/L及疾病对照组(3.40±0.41)mg/L比较,IgAN患者血清Gd-IgA1水平(9.44±0.74)mg/L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IgAN患者血清Gd-IgA1水平与患者的24 h 尿蛋白定量、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并且经激素治疗1个月后,IgAN患者Gd-IgA1水平较使用激素前下降(P<0.05)。结论 血清Gd-IgA1水平与IgAN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且经激素治疗后水平下降,提示检测血清Gd-IgA1水平对诊断IgAN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粪微生态移植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孙莉莉, 薛青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497-501.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19
摘要 ( 305 )   HTML ( 6)   PDF(1128KB) ( 360 )  
目的 探讨粪微生态移植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粪微生态移植联合柳氮磺吡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Mayo评分、T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Mayo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明显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T细胞比例升高,CD4+/CD8+比值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粪微生态移植联合柳氮磺吡啶通过重建肠道正常菌群改善T细胞亚群,从而调节免疫状态,降低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
碳青霉烯酶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布及与表型相关性分析
谢强, 谢瑞玉, 徐添天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01-50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0
摘要 ( 787 )   HTML ( 13)   PDF(1263KB) ( 462 )  
目的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分析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的耐药基因分布及与耐药表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鉴定临床分离非重复CRKP 28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测序。结果 共检出47种耐药基因。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3种,主要为blaKPC-2基因(25株,89.29%),其次为blaNDM-5基因(2株,7.14%)和blaOXA-48基因(1株,3.5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r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耐药基因8种,主要为blaTEM-1、blaSHV-28、blaCTX-M-15和blaOXA-33,检出率分别为89.29%、75.00%、75.00%和67.86%;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10种,以AAC(6')-Ib-cr和AAC(3)-IIa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1.43%和67.8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4种,主要为oqxA和AAC(6')-Ib-cr,检出率分别为85.71%和71.43%,其中20株CRKP同时携带oqxA和AAC(6')-Ib-cr;磷霉素耐药基因1种,为FosA6,检出率为100%;磺胺类耐药基因3种,主要为sul2和sul1,检出率分别为21.43%和17.86%。28株CRKP的药敏结果显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耐药率均为10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4.29%,未检出替加环素耐药株。28株CRKP对所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完全一致。结论 该院分离的CRKP同时携带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呈现泛耐药表型,其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有很高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地区29 614例健康成人血小板相关参数分析*
黄燕, 张珏, 张文霞, 孙健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06-51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1
摘要 ( 435 )   HTML ( 12)   PDF(1701KB) ( 389 )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对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使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海曙光医院29 614例健康成人体检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LT、PCT存在性别差异,且50岁后与青年时期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PDW则与年龄关系密切。结论 血小板各参数受性别、年龄影响,应根据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建立更为详细的成人参考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痰液细菌培养联合NLR和血清IL-6检测在AE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石秀芳, 徐元宏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11-51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2
摘要 ( 331 )   HTML ( 9)   PDF(1145KB) ( 438 )  
目的 探讨痰细菌培养联合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诊断明确AECOPD 患者160例(痰细菌培养阴性125例,阳性35例),按照AECOPD进程中是否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等凶险并发症,把125例痰培养阴性患者分为单纯组(67例)和合并症组(58例)。另选35例COPD 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其血常规指标和血清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标志物水平。结果 (1)痰细菌培养阴性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组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AECOPD患者血清NLR和IL-6水平在三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hs-CRP、PCT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NLR水平在三组间的两两比较显示,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阳性组与对照组、阴性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IL-6表达水平在三组间的两两比较显示,阳性组与阴性组、阳性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阴性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AECOPD痰培养阴性患者中合并凶险症状组与单纯组组间比较,显示WBC、PCT、NLR、IL-6和hs-CRP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各炎性指标因子在AECOPD患者痰培养阴性组的ROC曲线显示,NLR和IL-6在痰培养阴性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0.689。结论 痰细菌培养结果联合NLR和IL-6的表达水平可协助诊疗AECOPD 患者的病情,尤其是对缺乏特异性指标的痰细菌培养阴性的AECOPD患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例报告
两例B(A)血型的检测及鉴定*
赵阳, 胡晓玉, 吕蓉, 於娟, 王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16-51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3
摘要 ( 427 )   HTML ( 13)   PDF(1816KB) ( 9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例云南少数民族罕见FUT1基因位点突变致类孟买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特征分析
罗梓瑜, 李春伟, 董伟群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20-523.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4
摘要 ( 394 )   HTML ( 4)   PDF(1256KB) ( 4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例抗-E合并抗-Dia标本的鉴定*
赵晓明, 朱驰, 于思远, 吴文娟, 杨冀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23-526.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5
摘要 ( 294 )   HTML ( 4)   PDF(1090KB) ( 4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BO等位基因新变异引起正反定型不符2例
苏蔓, 赵倩, 郭霞, 王远花, 乔芳, 王振雷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27-529.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6
摘要 ( 403 )   HTML ( 4)   PDF(1229KB) ( 8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院前红细胞输血在平时与战时的实施现状与进展
程宁, 臧艳, 唐河山, 冯子阳, 钱宝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30-535.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7
摘要 ( 530 )   HTML ( 4)   PDF(1101KB) ( 759 )  
出血是严重创伤患者可预防的死亡原因,急诊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越来越多地使用输注红细胞进行损伤控制性复苏。然而,对于何时启动院前红细胞输注(pre-hospital transfusion of red blood cells, PHTRBC)还没有统一的指导方针和共识。院前输血触发因素差异很大,涉及生命体征、组织灌注不良的临床体征、护理点测量和院前超声成像。特别是低血压(最常定义为收缩压≤90 mmHg)、心动过速(最常定义为心率≥120次/min)、灌注不良的临床体征(例如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或精神状态改变)和损伤类型(如穿透性伤口)是院前输血的常见启动标准。另外,尽管PHTRBC在平时与战时急救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其对生存率的影响,需要进行允许因果推论的进一步的研究设计以获得更确凿的证据。PHTRBC结合血浆输注,以及使用个性化的输血标准,在将来可能会显示出更多的优势,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伽马射线辐照对血小板贮存损伤的影响*
刘奇, 王世春, 姚春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35-540.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8
摘要 ( 594 )   HTML ( 8)   PDF(1261KB) ( 607 )  
血液辐照是一种可靠、有效且安全的淋巴细胞灭活技术,常被用来预防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研究发现伽马射线辐照对保存过程中血小板的理化性质和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但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线粒体功能,破坏氧化还原平衡,加速血小板蛋白活化,降低血小板的输注疗效。因此对于伽马射线辐照血小板后,对血小板的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就目前伽马射线辐照后对血小板贮存损伤的影响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小板病原体灭活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张永鹏, 洪缨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4):  540-544.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1.04.029
摘要 ( 508 )   HTML ( 5)   PDF(1105KB) ( 1032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性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浓缩血小板(platelet concentrates, PCs)是一种重要的血液成分,但PCs通常室温储存,易被细菌污染。因此,PCs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病原体灭活(pathogen inactivation,PI)技术是一种通过加入或不加入光敏剂,经紫外光照射使病原体核酸失活,同时灭活淋巴细胞替代辐照,防止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e host disease, TA-GVHD)的措施。就目前血液预警数据显示,尚未发现病原体灭活血小板(pathogen inactivation-platelet concentrates, PI-PCs)引起的败血症等其他输血不良反应,且与常规血小板输注无显著差异。PI技术对血小板使用也有一定程度影响,可能会加剧储存损伤,导致输后血小板计数增量校正值(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 CCI)低于常规血小板,使血小板输注间隔时间缩短。本文就目前PI技术及临床应用作以下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